等到中午回家的时候,她们娘俩又像是去大采购了一番一样,提着大大小小的袋子,“硬塞到我手里,好多人我都叫不出名字,”黄静萍说。
“一平都说了,不好收这些,现在这么多,”她有些发愁的样子。
“没事,快洗手吃饭,”梅秋萍接过她们手上的东西,“别听一平的,这些事情,他也不懂,”
“这又不是旁人,都是村里的,你再看看大家送的这些,都不是用钱能买到的,都是用了心的,这是大家的心意,真不收,他们还不高兴,”
“贵的东西不收,他们费力做的这些,如果我们还不收,那怕是有人会觉得我们是看不起人,换做是我,辛辛苦苦做的东西你都不收,我也会觉得有些寒心,”
没人送用钱买的很贵重的东西,因为这话他们老两口也早就说过,所以大家才想法设法的找出这么多在现在的农村也都快失传了特色物件。
“这双鞋还真漂亮,”她看着那双用各色花布做成的棉鞋说,“没几个晚上做不出来,你看看,这些花还拼成了一个蝴蝶,这一定是有了年纪的人做的,现在的年轻人,可没有这个本事,”
“对,是一个看起来年纪比叔叔还要大些的奶奶做的,打扮得很齐整,”黄静萍大概形容了一下那位老人家的长相打扮。
“知道了,一定是志武的奶奶,她娘家以前是大户人家,她的针线功夫,就是小时候练出来的,她这个年纪,真是费了心,”
“就是啊,阿姨,要不还是说说,这些以后都不收了吧,免得让大家费力,”黄静萍说,“她那么大年纪,我心里真挺过意不去,”
“没事,”梅秋萍说,“你们这些孩子啊,村里和城里不一样,这样的东西,收下了他们才高兴呢,”
“就说志武奶奶,这可是一个很要强的人,因为家里成份太高,以前日子过得困难,日子刚好一点,男人又得病,儿子还没成家,她就守了寡,也病了几年,”
“这农村,只要家里有病人,谁家的日子能过得好?”
“两个孙子都读不进去书,初中毕业就到南方去打工,好像也被人骗过,总之,都没赚什么钱,债一直没还清,也就是我们在镇里,还有村里半起来厂子之后,除了她,家里的几个人都有了工作,这两年日子才好起来,听说也准备盖新房子,”
“还有你说开车的那个,应该是孟川,他家也一样,也是我们的厂子建起来,他家的日子才跟着好起来……,”
梅秋萍听黄静萍说起一个,就如数家珍的解释他们为什么那么客气,言语间满是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