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pp
17.31% 明末传奇 / Chapter 173: 第一百七十三章 情报网络

Chapter 173: 第一百七十三章 情报网络

  情报是至关重要的,正是因为准确的获取了情报,郑勋睿能够提前做好准备,生擒和斩杀闯王高迎祥,同时剿灭其麾下的流寇,至于说那一战逃走的流寇,绝大部分后来都被生擒了,一些人经过甄别之后,放回家去,官府警告他们今后不得胡作非为,否则收到惩罚的就不仅仅是个人,还有家人,延安府、庆阳府和榆林边镇,对于回到家中的流寇,只要不是流寇的大小头目,一般都不追究,但会给这些家庭的家人责任,那就是要负责劝解,不能够让这些人继续去胡作非为,否则产生的后果,家人也要承担。

  王小二已经进入到郑家军,成为了一名军士,正在参与到训练之中。

  郑勋睿早就安排郑锦宏,从郑家军之中抽调最为得力的骨干,准备组建情报网络,依照他的实力,这个情报网络不可能铺开过大,除开延绥各地,就是京城、南京和辽东了。

  郑锦宏也一直都在操作这件事情,到了四月初,所有的筹备事宜,基本进行完毕了。

  郑锦宏进入厢房的时候,郑勋睿正在看有关情报网络的筹备情况。

  “锦宏,情报网络的筹建事宜,做的还是不错的,但是有一个最为关键的问题,你一定要注意,那就是从三教九流之中获取到有用的情报,我知道你是考虑到钱财的开销,免得浪费了太多的钱财,所以才将情报网络定位在各级的官吏和军队之中的,不过你这样的定位,难以取得什么有用的情报。”

  “情报网络的建设,有其特殊性,并非说每一次都能够获取到有价值的情报,很多时候获取的情报是没有什么作用的,但这些没有作用的情报,也许会在某个时间发挥出来重要的作用,这就要看是从什么方面搜集到的情报了。”

  “将情报网络定位在官吏的军队之中,也许能够在很短的时间之内获取有价值的情报,可这些官吏和军官,岂会轻易的透露出来有价值的情报,而且稍微不注意,还可能被他们发现,导致自身出现了损失,所以说情报网络的建设,不能够将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他们的身上,还是要从方方面面获取到情报。”

  “情报网络是消耗钱财的事情,这方面不要缩手缩脚,大胆的用就是了,若是钱财不够,我来现办法,你不用过于担心这方面的事宜。”

  “目前情报网络的建设,京城和辽东是关键,京城里面有太多的锦衣卫,还有东厂的番子,想要隐秘的搜集情报,需要特别的小心,所以排到京城去的人,应该是最为精干的,本人也不能够引起他人的注意,我看以商贾的身份稳定下来,是最好的举措。”

  “辽东战事频发,危险性很大,故而排到辽东去的人,必须要有不一般的能力,至少在遇见危险的时候能够自保,辽东方面搜集情报是其次的,首先是稳定住,能够在辽东扎根,就算是很不错的成绩了。”

  “南京方面,不用太过于的操心,有人去就可以了,但也要有基本的素质,但有一点必须记住,情报人员决不能够和郑家有什么接触。”

  “所有的情报人员,都必须有基本的素质,那就是哪怕面临生命危险,也什么都不能够说,你可以告诉所有的情报人员,一旦他们遇见危险了,或者是捐躯了,他们的家人,郑家军负责生活,老人负责养老送终,小孩负责抚养成人,这方面不用担心,可一旦是说出来了一切,那就可能牵连到家人了。”

  。。。

  郑勋睿说完之后,郑锦宏一时间没有开口,显然是在消化郑勋睿的话语。

  郑勋睿也没有继续开口,看着郑锦宏。

  大约一刻钟之后,郑锦宏才慢慢开口。

  “少爷的意思,属下明白了,情报人员,全部都是抽调的洪家堡的八百壮士之中的,绝对值得信赖,辽东方向派遣两人,京城派遣两人,南京暂时派遣一人,这些人的安排,属下都是亲自负责的,而且他们也一直都跟随在属下的身边,品性方面没有任何的问题,至于情报的传递办法,属下也仔细想过了,先期通过驿站传递,若是遇到紧急的情况,可以拿出钱财来,要求驿站加急传送,这可能有些耽误时间,可没有好的办法解决。”

  郑勋睿微微点头。

  “能够快速获取相关情报,真正建设成为网络,只有延绥各地能够做到,其他地方是不大可能的,遇见到紧急情况,可以想想其他的办法,情报网络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世间就可以建设好的,需要慢慢来。”

  一个时辰之后,即将被派出去的五人,在郑锦宏的带领之下,来到了厢房。

  每一个人都是单独进入厢房,他们相互之间是没有多少接触的,按照规矩来说,也是不能够互相打听的,这方面郑锦宏控制的非常严格。

  郑勋睿仔细的看着每一个进入厢房的人,和他们每个人都交谈了接近一刻钟的时间,这五人就是他首先派出去的情报人员了,他们都经过了两个月以上的专门培训,知道自己即将承担什么样的任务。

  让郑锦宏负责情报网络的建设,郑勋睿是绝对放心的,当初他曾经想着留下郑凯华,在郑家军之中承担重任,可是这个想法,因为父亲母亲等人进入京城泡汤了,郑凯华必须要回去,他最为信任的人,还有家人,也就是文曼珊等人了,可是女人是不能够搀和到战争之中的,这一点是郑勋睿的原则,不可能违背,女人依靠男人,就是要过上舒心的日子,若是还参与到军队的事情之中,在他看来就是笑话了。

  再说如今这个时代,女人是不可能真正的参与到政事之中的,这会引发不少人的反弹,甚至郑锦宏等人内心都会不舒服了。

  郑勋睿身边还是缺人,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培养或者是发现一个绝对的心腹,难度太大了,不是嘴上说说那么简单的事情。

  安排完毕,郑锦宏再次进入了厢房。

  “锦宏,玉环已经来到了延绥镇,你要记住,好好照顾玉环,决不能够辜负玉环,一个男人,若是不能够让身边的女人过上好日子,那就不能够算是一个成功的男人,你我从小就是在一起的,我也是最为信任你的,昨日曼珊见到玉环,说你太忙了,整日里都是没有时间归家的,这方面你还是要注意的,每日里都要抽时间回家,我知道你的事情太多了,身边也缺乏可用之人,有些时候,你不要过于的谨慎,在洪家堡八百壮士之中发现人才,给我举荐,你和他们长时间在一起,能够知晓他们的品性。”

  “少爷,您不要听玉环说,她不懂事,属下的事情那么多,怎么可能顾及到家里的事情,玉环能够到延绥镇来,和属下团聚,这就是天大的恩赐了,还如此的不知足,居然在少夫人的面前说这些话,属下回去之后,一定会说她的。”

  “胡闹,我这就是在提醒你,一定要抽时间多多陪陪,难道我也要向你一样,整日里就是忙于诸多的事情之中,不管不顾家里了吗,男人奋斗,第一个目标就是让家人过上好日子,外界的那些宣传,什么让家人吃苦等等,你不要听,那都是骗傻子的,一个人若是连家人都不管不顾了,他还有可能照顾其他人吗,那样他的心思都不一样,想到的就是如何的往上爬,这种牺牲家人利益,让自身获得最大好处的行为,难道值得赞誉吗。”

  郑锦宏有些发懵,他没有想到少爷会说出来这样的话语,他的事情的确太多了,而且郑家军增加到了一万一千五百人的规模,战马也增加到一万匹了,他感觉就是将自己分成了两半,事情都是忙不过来的。

  “锦宏,我说这些话,不是针对你的,就是想着让你明白,不能够因为事情太多,就忽略了家里人,我也不愿意看见你忙成这个样子,好了,这方面你可能不是特别的明白,也怪我以前没有专门的强调,你的事情很多,我看让洪欣涛协助你,分担一些事情,洪欣涛老练沉稳,办事情知道轻重缓急,能力的确是不错的,至于说军队训练方面的事情,就让杨贺多操心一些,你从这里面抽出来,专心做其他的事情。”

  郑锦宏离开之后,郑勋睿唯有苦笑,从郑锦宏的表情上看,想着让他多陪陪玉环,可能性是不大的,而且情报网络组建的初期,郑锦宏的事情更多,看样子是应该将有些事情分出去了,譬如说和蒙古部落互市的事情,包括军饷粮草方面的管理事宜,这些事情,可以让洪欣涛甚至是洪欣贵等人多多操心。

  随着郑家军的发展壮大,事情肯定会越来越多的,这一点不容置疑,如何有效合理的安排人员,是需要重点考虑的,人少了忙不过来不说,还有可能耽误事情。


Chapter 174: 第一百七十四章 老军户

  五月到来,冬小麦收获的季节到来了。

  春季的气候还不错,几乎没有刮什么风,这不仅让冬小麦的长势不错,而且玉蜀黍和甘薯的长势都非常好,这让郑勋睿很是高兴,延绥各地开始收获冬小麦的时候,他也离开了巡抚衙门,带着洪欣瑜等人,到下面去巡查。

  眼看着各地都在喜气洋洋的收获冬小麦,郑勋睿更加高兴了,这样的年成太少见了,连续两年的时间,延绥各地没有出现大规模的灾荒,也没有遭遇到战争的侵袭,这肯定是能够让老百姓迅速安定下来的。

  时断时续的巡查,延续到了六月初,玉蜀黍的收获季节也到了,因为产量不是很高,所以郑勋睿要求种植的玉蜀黍面积不是很大,一共也就是两千亩左右,可甘薯的面积就不一样了,超过了万亩,甘薯在延绥各地的产量很高,也不知道是气候的原因,还是土壤的原因,郑勋睿不会去探寻这些科技知识,目前来说没有作用。

  甘薯收获之前,郑勋睿决定到榆林边镇各处再去看看,主要是看军户的情况如何。

  六月初八,郑勋睿一行来到了归德堡。

  郑勋睿的巡查,很少麻烦各级的军官,几乎都是在田间地头看看情况。

  众人有说有笑在路上,郑勋睿却发现不远处的田头,站着一个神色凝重的老人,这个老人头发胡子全部都白了,但精神还是不错的,老人看着大片的田地,时不时的摇头叹气,这些田地里的冬小麦全部都收割了,如今种下的大都是蔬菜瓜果。

  郑勋睿径直来到老人身边下马了。

  “老人家,为什么叹气,是不是家里的粮食不够。”

  长途奔袭,郑勋睿的脸上有不少的灰尘,衣服也不是那么干净,一眼看上去还真的有些普通,加之眼前的老人,看上去就是长时间种地的,郑勋睿也没有必要展现自身的威严。

  老人扭头看了郑勋睿一样,还是在叹气。

  “后生,看你这么年轻,肯定是不知道农事的,这老天爷捉弄人,明年年景不好,不知道又要饿死多少人了。”

  郑勋睿的身体微微颤抖了一下,这个老人是什么人,怎么能够预计到明年的天气,这太令人奇怪了,古代史料之中记载的那些能够预测未来的人,什么在别人小的时候,就预测将来能够做皇帝等等,郑勋睿是不相信的,人要是真的神奇到那一步了,怎么不预测一下自身的命运,至少能够避祸啊。

  “老人家,您怎么知道明年的年景不好啊。”

  “我种了一辈子的地,就怕遇见这样的年景,已巳年的时候,也是这样的情形,结果那一年大旱,不知道饿死了多少人。”

  “您凭什么做出这样的判断啊。”

  老人甚至没有扭头,接着开口了。

  “后生,知道几个谚语吗,春无风,秋无雨,夏起东风旱断泉,六月南风井底干,这些情形己巳年出现过,今年再次出现了。”

  这些谚语,郑勋睿还真的没有听说过,也不可能听说,但是他绝对相信老人说的是真话。崇祯年间处于小冰川的气候条件之下,大旱是很平常的事情,在他的印象里面,延绥各地遭遇了很多次的大旱,绝不是崇祯二年到崇祯四年这几次,而老人说到的己巳年,就是崇祯二年,那一年延绥各地的旱灾是非常严重的,整整一年都没有下过雨。

  老人说到的这些情形,他是有体会的,延绥的春季,一般都是有大风的,可今年确实没有出现什么大风,他还以为这是很好的气候,至于说进入夏季以来,东风的确出现过好几次,进入六月的时间不长,也出现了两次的南风。

  郑勋睿若有所思,准备再次上马的时候,老人再次开口了。

  “今年粮食丰收了,可不能够浪费了,不然明年就活不下去啊。”

  “老人家,这些话您应该给大伙都说说,要求各家各户都要做好准备,不要浪费粮食,我听说今年的收成还不错,只要节约一些,挺过明年是没有多大问题的。”

  “一年是不打紧,可要是继续下去,那就麻烦了。”

  “老人家挖了水池吗,多存一些水,至少吃的水不会缺的。”

  “后生,谢谢你啊,我差点忘记了,趁着现在,多存一些水。。。”

  老人说着话的时候,快步朝着前方走去,竟然没有回头。

  看着老人的背影,郑勋睿的神色严肃下来了。

  看到老人已经走远了,洪欣瑜等人来到了郑勋睿的身边。

  “少爷,此人是本地一个老军户,据说有些本事的,能够预测准确不少的事情,附近不少人都找到他算命,据说还算的挺准的。”

  “洪欣瑜,这位老人家不简单,他说的话是有根据的,绝不是什么算命之流的,每个人的命运,基本都是靠自身把握的,只要去努力做了,总是会有一些收获的,若是什么都不做,怕是不要想着有什么好的未来。”

  说完这些话,郑勋睿迅速上马了。

  “不看了,迅速回到延绥镇去。”

  巡抚衙门,郑锦宏、杨贺等人来到了厢房。

  “杨贺,还有几天的时间,甘薯就要收获了,这一次种植的甘薯,有一万亩,预计收成能够达到十七万石左右,军营要挖更多的地窖,存储这些甘薯,为来年做准备,此外,命令所有的军士,继续开挖大型的水池,尽量多的存水,军士也要趁着这个时节,尽量多种一些蔬菜,这些蔬菜交易到蒙古部落,就能够获取战马和银两。”

  “郑锦宏,通知延绥各地的商贾,大量采购粮食,巡抚衙门以每石粮食五两银子的价格收购,要求他们采购三十万石粮食,其中延安府十万石,庆阳府五万石,榆林边镇十五万石,马上就要进入到秋收季节,相信他们能够很快采购到这么多的粮食。”

  “和蒙古部落的交易,也要加快速度,同意他们的要求,卖给他们五万石粮食,但是价格不能够有任何的变化,依旧是二两黄金,而且要求他们全部支付黄金。”

  。。。

  郑勋睿还在安排的时候,郑锦宏和杨贺等人的脸色就变化了,三十万石粮食,需要白银一百五十万两,拿出来这么多的银子可不是小事情,就算是将其中的五万石粮食卖给蒙古部落,能够得到十万两黄金,折合也即是一百二十万两白银,两相抵消,郑家军还是要拿出来三十万两白银。

  郑勋睿说完之后,郑锦宏开口了。

  “少爷,如此大规模的采购粮食,属下可以压低一些价格,正是秋收季节,粮食的价格没有那么高的,只不过这么多的粮食,加上这次收获的冬小麦、玉蜀黍,还有即将收购的甘薯,算起来延绥各地的存粮超过百万石了,这么多的粮食,存储也是巨大的消耗啊。”

  杨贺没有开口,但他和郑锦宏的看法是一样的,粮食只要够吃就好了,没有必要存那么多,况且目前又不是灾荒年。

  “就按照我说的去做,到了明年你们就知道了,要不是害怕引起各方的注意,我还想存下更多的粮食,存下这些粮食,就是存下的性命,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

  郑锦宏和杨贺等人的脸色再次变化,少爷这么说,明确表示来年可能发生灾荒,若真的是这样的情况,那存下粮食就显得非常重要了,真的是可以救命的,不过少爷是怎么知道的,要知道秋收季节才刚刚开始,怎么就预料到来年的灾荒了。

  郑锦宏等人脸色的变化,郑勋睿自然是注意到了。

  “你们应该多多了解下面的情况,若是能够仔细的观察,很多的事情,从细微末节的地方,就能够发现其中的很多奥妙,预测到即将发生的某些事情,有些人眼光长远,为什么能够看到那么远,与他的学识有关系,更是与平日里注意搜集各类的信息有关,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细心的搜集,才能够发现很多的事情。”

  看见郑锦宏等人的脸色有些茫然,郑勋睿也不打算做过多的解释了,想想他自己,要不是有了穿越这样的先决条件,也是难以注意到这些细节的。

  郑锦宏和杨贺等人去准备之后,郑勋睿安排巡抚衙门的官吏,马上给延安府、安庆府和榆林总兵府发去紧急文书,要求各地尽可能的储存雨水,尽可能的储存粮食,至于说其中的原因,他暂时不会说,也没有必要解释。

  通过不少的事情,他已经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很多的事情,你是不需要做出诸多解释的,只要你做出的决定是正确的,让人家去执行就可以了,人家就会信服你,奉你为神明,要知道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事情,为了能够树立起来威信,甚至人为的造神,目的就是让某些人能够上位,汉高祖斩白蛇的故事,在几百年之后,人家是当作野史和笑话去看的,不过在那个时代,就绝不是笑话了。


Load failed, please RETRY

Gifts

Gift -- Gift received

    Weekly Power Status

    Batch unlock chapters

    Table of Contents

    Display Options

    Background

    Font

    Size

    Chapter comments

    Write a review Reading Status: C173
    Fail to post. Please try again
    • Writing Quality
    • Stability of Updates
    • Story Development
    • Character Design
    • World Background

    The total score 0.0

    Review posted successfully! Read more reviews
    Vote with Power Stone
    Rank 200+ Power Ranking
    Stone 0 Power Stone
    Report inappropriate content
    error Tip

    Report abuse

    Paragraph comments

    Login

    tip Paragraph comment

    Paragraph comment feature is now on the Web! Move mouse over any paragraph and click the icon to add your comment.

    Also, you can always turn it off/on in Settings.

    GOT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