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pp
6.79% 晚明 / Chapter 15: 第十一章 看房(二)

Chapter 15: 第十一章 看房(二)

  两人打过眼色,陈新便对吴房牙说:“这门为何不是向南开,却向东开,把门市的位置占掉一截。”吴房牙道:“回陈公子,这街是南北走向,屋子东面临街,南面已是贴着人家的院墙,如何开得出门来,这半边街家家都是向东开的。”

  “还是不太如意,我们也是经商,这风水方位也是要讲究的。”

  “公子有所不知,这门虽是开在东边,却是偏南,占住了巽位,正房是在坎位,巽门坎宅亦是大吉的布局。”

  陈新压根不懂风水,只是要找点不妥以方便砍价,房牙这八卦一出,哪里听得懂,没办法下只得一口咬定门不朝南会影响他的生意,又说厨房过于简陋,与房牙争执。

  最后刘民有出来打个圆场,表示基本满意,但是要求价格减少几两。陈新则不同意立即就买,并与刘民有吵起来,唱起双簧,以此给房牙施压。

  吴房牙无奈,只得对两人道:“既然如此,我便与那主人再商议,看看能否退让一二,明日上午定然给两位回话。”

  两人想了想,陈新要后日才上班,明日也来得及,便同意了。

  刘民有想起一事,问那房牙:“若是价谈妥了,何时能交割这屋子?”

  “只要寻得此处谭总甲,还有左右邻居来作中见,这个地方还有个方便,谭总甲那里红契都有现成的,若是他在,明日就可交割。两位公子是自己写红契还是找人代笔?代笔的话要加四五分银润笔费。”

  “当然找人代笔。那,还有没有其他费用?”两人都没信心写这东西。

  “契税一千取八,交谭总甲,还有是左右邻中见费,看公子心意,此外就是我的牙钱。”

  刘民有拱拱手道:“吴叔说得明白,如此就麻烦吴叔再跑一趟,也好早点定下来。”

  吴叔对刘民有印象很好,脸露笑容道:“不麻烦不麻烦,我也就住在这左近,此事若成,日后也算街坊了,互相帮衬是应有之意。”

  当下一起出来,吴越与几人作别,忙忙赶往南城,找那房主商议。

  见他走了,张二会抓着头问刘民有:“刘大哥,能不能把刀还我?”

  “刀还你?这刀是防身用的,摔一个碗用得着拿刀?下次再这样,这刀我就没收了,拿来切菜。”

  “知道了。”

  刘民有狠狠瞪他几眼,才把刀递还给他,张二会一把接过,套了刀鞘,塞到衣服里面紧紧捂住。

  ----------------------------分隔线------------------------------

  张大会提着肉一钻进纤夫的窝棚就大喊“代大哥,这是陈大哥让我们送来的。”

  一帮纤夫一看是陈新的小跟班,立即热情的迎来。

  代正刚左手拉张大会,右手拉着海狗子,“小兄弟,快快,来坐下,上次太匆忙,还不及问你们名字?可以告诉大哥不?”

  “张大会!”“海狗子!”

  “好,好,这名字好。”代正刚自然说不出这两个名字能好在哪里。看一看两人身后,岔开话题道:“你陈大哥怎么没来。”

  张大会回道:“陈大哥今日去找差事了,又一直惦记着二屯哥的伤。让我们送来吃的。说吃了肉伤好得快点。”

  二屯连忙谢过两人。海狗子不太说话,只是傻笑看着张大会说。

  卢驴子有点迟疑的问张大会:“陈兄找啥差事?当官还是经商?”

  “去当个账房,月钱二两银。”

  卢驴子吃一惊“陈兄是来当账房的?”

  “原先不是的,陈大哥身上有十几两银子,路上用了一些,那天一见你们有难处,就全给你们了,我们只好呆在天津。”

  代正刚急急问道:“那你们这几日没有银子又如何过的?”

  “剩了点碎银子,陈大哥舍不得用,前两天带着我们省吃俭用,每天都吃不饱,今天刚找着差事,预支了工钱,就把身上剩下的银子给我,让我买成吃的给二屯哥送过来了。”

  “啊。。。。。。”

  --------------------------------------------------------

  陈新四人没有其他去处,到处乱转一番回到客栈房间,却见代正刚带了卢驴子和二屯等人,跟海狗子两人一起回来了,二屯手臂上打了夹板,精神好了许多。

  代正刚见了陈新,一脸羞愧的道:“方才这位张大会小兄弟跟我说了,原来陈兄是到天津来找事做的,也不是大富之家,那十两已是倾囊相助,连日来你们连饭也吃不饱,还要省出银子给我们送来吃食,实在令我等惭愧得紧。”

  陈新一听立即反应过来,毫不脸红顺杆爬了上去:“代兄万万不可听这小孩胡说,虽是辛苦点,但乐于助人是我华夏美德,少吃一点与救人急难孰轻孰重,不言而喻。”

  卢驴子担心的问道:“陈大哥你没了盘缠,我们一时也还不上,这日子又如何过?”

  “无妨无妨,他们都不知道,我昨日已典当了家传的玉佩,现今手里又有了一笔银子,看天津还不错,打算就在天津住下来。”

  刘民有惊讶的看着面有得色的张大会,这小子学说瞎话的本事倒是很有天分,难怪天天叫着要去骗钱,而陈新也是配合无误,迅速塑造出了一个见义勇为、有情有义的光辉形象。把个代铁子一帮人感动得无以复加,他们要是个女子,恐怕要以身相许。

  果然不出刘民有所料,听得陈新典当了家传的玉佩,代铁子几人一下就跪到地上,二屯更是哭了起来,要给两人磕头,陈新等人连忙去扶,代正刚体壮如牛,陈新根本扶不动他,他只是跪着,对陈新道:“代铁子一向不服人,今日服了大哥,不论陈兄如何看我,日后我永远视陈兄为大哥。”

  卢驴子和二屯等人也是一起附和。

  陈新哈哈笑道:“好,我应当比你们长几岁,便厚颜受你们一声大哥,朋友相交,贵在知心,也不必斩鸡头烧黄纸了,现在就听大哥一句,都起来,起来。”

  代正刚等人这才高高兴兴的站起来。卢驴子还对陈新说:“陈大哥,你告诉我你的家传玉佩典在何处了,日后我无论如何,也要帮你赎回来。”

  陈新哪有什么玉佩当了,都是胡说的,这也难不倒他,他岔开话题道:“落在鞑子窝的时候,把那玉佩东藏西藏,后来想明白了,所谓家传,也是个怀念祖宗的意思,重的是情不是物,只要心里有了这个意思,那东西又算什么。”

  “可是。。。”

  陈新摇摇手打断卢驴子,“这些日后再说,大哥自有办法,典来的银子我已买了个住所,过两日你们便把受伤的都送来这边休养。”

  “不好再麻烦大哥。”

  “既认了我作大哥,还有什么麻烦,住你们那窝棚万一中个风寒什么的,这伤就麻烦了。”

  “那好吧。”


Chapter 16: 第十二章 有房一族(一)

  院中石桌边围了一圈的人,有此处的总甲谭顺林、房主江有义、左右邻居、房牙、代书人、以及陈新这六人,代正刚和卢驴子等人也来了,把个院子站得满满的。经过房牙的商议,房主同意减少一两银,刘民有和陈新急着用房,也就同意了。于是中午就请来此处总甲谭顺林和左右邻居,办理交割。

  谭总甲约四十岁,一副美髯,左手抚着胡须,右手拿着已经盖好清军厅印章的红契,正在大声读着。

  “立卖契人江有义,今因另居他处,有破瓦房住屋一所,合门市两间,正房两间,西厢房三间,屋房大小共七间,计地八十三步(注:弓步,一弓步折2.8平米),门窗户壁上下土木相连,四围门壁及窗瓦砖石,并天井明堂及石俱全。坐落,东城井东坊二道街总甲谭顺林地方,东至官街,南至周来福家墙为界,北至江旺家墙为界,西至本家墙角滴水为界。今凭官房牙说合,情出卖与刘民有住坐,永远为业,三言议定,时值价银四十一两整,计税三钱二分八厘,其银当日公同收足,外无欠少。自卖之后,如有亲族人等争竞者,卖主一面承管。两家情愿,各不反悔,如有先悔之人,甘罚白米百石入官公用,立此卖契,永远为照。天启七年四月二十七日。卖主江有义,中见人谭顺林,左邻江旺,右邻周来福,房牙吴越,代书人陈则同。”

  谭顺林念完了,又对两人说道:“二位听清了就可以画押了。”

  刘民有又把红契拿过核对一遍,确认后把四十一两银子交给房主,那房主自己还带了称,无误之后,以上人等便按序画押按印,等大家都画完了,刘民有给了谭总甲税费三钱二分八厘,原本的红契是要画完押,到清军厅交税后才盖印章,这谭总甲有兄长在清军厅做事,连红契都有现成的,这税到底进了谁的腰包实在难说。

  然后又付了吴越的房牙钱二钱五厘,刘民有觉得吴叔人不错,加了二分五厘,共二钱三分,润笔费给了五分,左右邻的中见费本来一般是一两分,刘民有都给五分,两个邻居立即热络起来,帮忙张罗。另外谭总甲也有一份中见费,本该和左右邻一样,但陈新直接塞到他手上,却是两钱银,谭顺林在袖中轻轻一掂,悄悄收了,眼睛都笑眯了。这一番事情做完,刘民有已经是有房一族。

  当下人人高兴,那原来的房主江有义也不立即走,这人不算大商家,人却颇为大气,陈新知道他是棉布商人,一直与他交谈,不一会,关系已十分融洽。陈新问明他在南城的店铺位置,准备有时间去看看。

  其他人纷纷帮着规划房间布局,又是介绍木作店、布店,谁家货好谁家便宜,一一跟刘民有详细解说,生怕他不明白。

  谭总甲今日收成不错,心情很好,过来跟刘民有说起这二道街情况。

  “刘公子你们来后,需记得值更一事,二道街住户是六十八户,除去几家无力的,便每两月轮一次更,要在更铺中值守一夜。若不愿守,也可出钱请人。其他河工应役事,就待办过户帖再说。”

  刘民有点头答应:“该我们值更时就麻烦谭总甲通知一声。”

  谭总甲心情正好,一挥手道:“不麻烦,江旺在你前一天,到时候让他通知你便是。”

  江旺的房在二人的北面,是二人的左邻,他约三十六七,也是左卫的军余,平日在三义庙、观音庙、天妃宫等庙宇外卖些香蜡纸烛,有一子一女,都还小,人有点内向,不爱说话,听了谭总甲的话只是点点头。

  说完这些,谭顺林问起二人作何营生,听到陈新当了账房,颇为刮目相看,账房必定会点写写算算,不是一般人能做。陈新谦虚一番后,对谭总甲作个揖说:“我们初来咋到,若有什么不周全的地方,还请谭总甲和各位街坊多指教。”

  谭总甲又捻着美髯说道:“指教谈不上,这街原本住的都是左卫军户,一总甲是五十户,年生久了,有走的有来的,房也是分拆转卖,现今有六十八户,倒是民户占了多半,街坊中既有当家丁军士的,也有打杂帮佣、经商买卖。虽是有穷有富,但街坊邻里相处一向不错。”

  “谭总甲这几日我们收拾停当,就找个饭店请街邻吃个饭。到时还要麻烦谭总甲帮我们介绍各位邻居。”

  “二位何必多礼,不需要什么饭店,就在门口摆两桌流水席,所费不多,又远比那饭店热闹。”

  刘民有虽是农村人,但从来没做过流水席,听了不由有点担心道:“这,我们都不会煮菜,就担心味道不合大伙口味。”

  “无妨,城隍庙那边有厨役市,每日都有些厨子等在哪里,专门就是上人家里做饭席的。工钱也不高,一日就是三五分银。”说话的是右邻周来福,他房屋在这院子的南边,江南嘉兴人,说一口怪怪的官话,是个裁缝,就在东门大街一家衣店做活。

  刘民有这才放心:“原来如此,那到时再来请大家。”

  谭总甲说得差不多了,就告别出门,刘民有和陈新连连道谢,原来的房主江有义、还有代书人陈则同也站起来,跟谭总甲一起走,众人送到门口。

  谭总甲临走对两人交代道:“若是有事,不要客气,只管来找我,邻里相助都是应当的,你们刚来不熟,住久点就好了。”

  又对江旺和周来福道:“你们是左右邻,人家初来不明白的,你们要多帮衬,要买什么东西,多带带路。”

  江旺又是只点点头,周来福倒是热情的道:“谭总甲你放心,你就是不说,我们也得来帮忙,都说远亲不如近邻,两位公子又是读书人,咱更不能丢了我们二道街的份。”

  谭总甲这才满意的点点头,作别而去。

  等他们一走,刘民有就安排起四个跟班打扫清洁,虽说平日有人打扫,但才买来的房,总要自己收拾一下更放心些,屋中没有工具,江旺见状也不言语,从自己家拿了两个条帚过来,王带喜和张二会干劲十足,拿着就开始打扫。江旺又拿了两个木桶,带着海狗子和张大会去找坊中水井的位置,准备打点水来冲洗庭院。

  周来福是个热心人,他和吴叔两人在跟刘民有计划要购买的家什,周来福掰起指头给刘民有细说起来:“咱们一般人家,装油米盐面,粗瓷盆罐总要几个,房中木椅各一张,每屋要一个烛台,还有马上要用的被单床褥,夏天蚊虫多,床帐、帐钩也是马上要买,竹帘也可以要一副,厚棉被可以等秋后,厨房里用的,铁锅、瓷碗、勺瓢、火钳、擀面棒、菜刀、菜磴要一套,打扫的炊帚、笤帚……”刘民有一边听,一边在心里默念,代正刚在旁边帮忙记,这些东西准备起来,实在繁琐,又不象以前有超市,一趟搞定,都是要在各种铺子去采购,漏掉一样,也许就又要走通城去买。

  陈新对这些没有兴趣,他从小到大从未做过家务,结婚后更是请了两个保姆在家里。送了谭总甲和江有义出门后,见庭院中忙乱纷纷,他不想做这些,站着不动又不太好意思,干脆悄悄溜出了门,在二道街周围转悠起来。


Load failed, please RETRY

Gifts

Gift -- Gift received

    Weekly Power Status

    Batch unlock chapters

    Table of Contents

    Display Options

    Background

    Font

    Size

    Chapter comments

    Write a review Reading Status: C15
    Fail to post. Please try again
    • Writing Quality
    • Stability of Updates
    • Story Development
    • Character Design
    • World Background

    The total score 0.0

    Review posted successfully! Read more reviews
    Vote with Power Stone
    Rank 200+ Power Ranking
    Stone 0 Power Stone
    Report inappropriate content
    error Tip

    Report abuse

    Paragraph comments

    Login

    tip Paragraph comment

    Paragraph comment feature is now on the Web! Move mouse over any paragraph and click the icon to add your comment.

    Also, you can always turn it off/on in Settings.

    GOT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