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石一中,又恢复了往日的状态。上课,下课,一如既往。
这样的日子没过几天,李高的电话就来了:
“杨主任,来我办公室一趟吧,商量点儿事儿。”
“好的,我这就过去。”
志远正在办公室看书呢,他不知道李高叫他什么事情,但他猜测:应该是和教学有关的事儿吧。
李高办公室,平时,除了开会志远从不会去李高的办公室。近来,志远愈发感觉到时间的宝贵,他要争分夺秒的学习。李高见志远进来了,指着旁边的沙发说:“杨主任,坐吧。”
“今天,喊你来主要是商量一下听课的事情,好长一段时间咱们没有开展听课的活动了。”
“哦,是这么个事儿啊,行,下去我就安排。”志远说道。
“以后这样的活动我们要经常开展,最好是形成常态化,你做为教务主任要起带头儿作用,把听课活动搞起来。”从李高的语气里能听出不满的成分,志远心里清楚,李高对自己有意见,总觉得自己干活儿不用心。想必志远搞果园的事儿已传入李高的耳朵。
志远对此不以为然,工作要做,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嘴上却说:
“李校长,放心吧,我一定带头听课。”
志远心里有再多的不满也不便说出来,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啊。出了校长办公室,志远就想:召开教研组长会议,传达会议精神,让教研组长去布置相关任务。
教务处办公室,各教研组长聚集在一起,志远主持会议。
“大家好,要听课了,下去后好好安排,各组长要带头听课,把这个活动搞起来。”志远把任务分派了下去,并特别强调各组长要起带头作用。
散会了,办公室安静了下来,志远坐下来,又开启了自己的学习模式。这是志远真正工作的开始,只有在这个时候他才是最投入的时候。不知不觉到了放学的时候,志远还不想回家,他要给自己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静下心来,好好学习。
真正的学习是思考,没有思考的学习是无效的。一味的听课,没有思考,就是无效课堂或者说是没有意义的课堂。
有了听课的任务,志远得以更多的走进教室,做为教务主任,这也是他份内之事。如此一来,志远就多了一个活儿,每天上班后,不能总是呆在办公室了,教室里经常能见到志远的身影。
课堂是老师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改革如火如荼,教学模式层出不穷,就像孙悟空的七十二般变化,花样繁多。变来变去,无非就是那么点儿事,看上去热热闹闹,可一片繁荣的背后是什么呢?很少有老师去思考这个问题,他们只是照本宣科。
东石一中也有自己的模式:一中模式,自志远来东石一中之前,一中模式已然存在,并且延用至今,也算是历史悠久了吧。志远只能算是这种模式的推行者。
课堂上,志远正在听课,讲课的老师是东石一中的骨干教师,也是县级名师。一会儿掌声四起,一会鸦雀无声,老师口若悬河,学生神采飞扬。不得不说,这个老师的课讲得很精彩,很生动。从这个老师的身上他似乎看到了他以前的样子,曾经,自己不也是这样吗?
课后,志远就想:这样的课堂能叫成功的课堂吗?不能,真正的课堂应该能培养出学生的有效能力,单单掌握课本上的知识只能应付考试,别无益处。评课时,该老师要听听杨主任的看法:
“杨主任,我这个课讲得怎么样?提个建议吧?”
“行,那我就提个建议,你的课优点是思路清晰,各个环节之间的逻辑关系很严密,但是,你这个课缺少课外元素的渗透,只是就文本而讲文本,……”志远的话可能这个老师理解起来有点儿困难,但志远还要说,因为理解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大多数的老师只是在研究教材,研究课本知识,可是课本知识只是满足于考试。考试有了高分又如何呢,高分并不能说明什么,你的未来是否幸福单靠课本是难以实现的吧。
今天的社会是商业化的社会,一个不懂经济的人怎么可能在社会上生存,拿着你的分数能在社会上立足吗。志远觉得,在课堂上应该加入商业化的元素,让学生了解商业,了解经济。这难道不是老师的责任吗?答案很明确,老师负有重要的责任。
Paragraph comment
Paragraph comment feature is now on the Web! Move mouse over any paragraph and click the icon to add your comment.
Also, you can always turn it off/on in Settings.
GOT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