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马车缓缓穿过喧闹的酒肆商行,进入内城。
瞬时高七丈,宽十余尺的光华门,进入视线。
这是内城的主城门,所用的建材,不是常见铜铁,而是大明最广泛运用的钢铁。并且不是一般的钢铁,而是加入了锰、钒、钛等元素的合金钢。
不仅硬度高,还极耐腐蚀。
在大明,除了官方营造的公共工程和极豪富之家,能用得上这种合金钢外。其它平民之家,都没这个财力物力。
不过仅从外观,是看不出什么差别。因为铁门镀了一层金粉,镶了柳钉。和大清境内的城门,并没什么区别。所以在丰绅殷德眼里,这城门的气派、庄严,根本算不得什么。
毕竟大清京师的承天门,体量是这光华门的数倍。
此时光华门的正门是闭合的。只有两侧的小门,供人通行。但是设有路障,并派了护卫看门。
在郑一亮出自己的通城腰牌后,一行马车,才在护卫的恭送下,不急不缓的进入内城。
很快,喧闹声就彻底远去。取而代之的,是鳞次栉比的高门大院。什么张府、李府、蔡府、郑府、莫府,顺着往内城深处延伸。
到底是金煞海盗团高层住的地方,不能像外城那样随意。因此内城,是没有商行的存在。并且为了体现出身份上的差别,内城房屋的临街墙面,都刷了一层金粉。
看上去,倒真有金碧辉煌之感。
地上平铺的,也不是水泥,而是更高级的,沥青路面。
它是由不同分子量的碳氢化合物,及其非金属衍生物组成的,黑褐色复杂混合物。属于高黏度有机液体的一种。呈黑色液态,可溶于二硫化碳。主要成分是沥青质和树脂,能够防水、防潮、防腐。
为了降低水泥路面的造价,交通司委托大明科学院,尽快取得沥青技术的突破。从而使大明交通通达度,能更趋完善。
由于早在公元前1200年的古典时期,人们就有使用沥青的记录。所以要造出沥青,并不难。只是天然沥青,技艺太过简单。并且因原材料的限制,并不容易广泛推行。
所以大明主要开发的,是石油沥青和煤焦油沥青。
但因石油提炼技术的不成熟,石油沥青,遇到了很大瓶颈。
使得现阶段,沥青路面的造价,远比水泥路面要高。
目前大明只在明京的海防区、希望区试推行沥青路面,用的还是天然沥青。除非石油沥青的技术成熟,否则距离广泛推行,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郑一在明京看到了沥青路面的好处后,就特意从明京请来工匠,帮着济州岛铺设沥青路面。使得内城与外城,出现截然不同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