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希望城凉爽而又干燥。小河边,刚种下的麦子在河水的浇灌下,抽着嫩芽。这还得感谢查理他们,要不是上面装了几袋小麦,大明国的国民们还得过着打猎的日子。
就在两个星期前,大明国的气候专家、地质专家、历史学家等众位专业人才济济一堂,通过研究荷兰人的航线,此地的气候以及各种断层水文等多方面因素,最后论证得出,他们所在的地方就是后世的达尔文港。而查理他们之前发现淡水的大岛,就是达尔文对面的梅尔维尔岛。
不过他们既然比达尔文早一步来了,那这个地方当然不能再叫达尔文。又因为这是他们来到这个世界,第一块耐以存活的地方,有着极其特殊的意义。所以就将名字改成了希望,也是现在大明共和国的首都。
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后,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首先,他们凭着后世的记忆,找到了最重要的煤矿与铁矿。因为这是建立工业的基础,有了它们,就可以炼出钢铁,建造一些最基本的工业。
当然,大明国十分缺少工业设备,但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在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国就兴起过大炼钢铁的热潮。虽然方法很土,技术也不咋的,练出的钢铁往往都成了废品。
但那个法子却是有用的!而且他们这些人中,就有来自钢铁公司的高官。并且别人也不是啥官二代,而是凭借自己的资历,一步步升上来的。经过他的指点与改良,现在生出来的钢铁一点都不差。
有了这个基础,各种简单的工业设备就可以自己建造。白手起家,虽然慢了些,但有了奔头。所以现在整个希望城,都是一副热火朝天建设场面。
只是大明国的发展很快就碰到了瓶颈。人!人实在太少了!很多可以展开的工业项目,都不得不暂时搁置。
于是总统府的各位高官对人口展开了激烈讨论,最后一致得出,向附近的土著下手。虽然他们的技术不行,但干一些搬砖、和水泥的体力活倒是可以。
就像那买来的五十多个土著汉子,基本承包了希望城的一半体力活。至于剩下的一半,则被新来的荷兰人分担了。毕竟土生的明国人都是技术人才,哪能将精力都耗在搬砖上。
而且那些荷兰人常年在海上漂,有的是体力。再加上,现在也用不着他们的海上经验,所以当然要好好利用他们的力气。这也算是物尽其用吧!
但在获取土著人口的方式上,高官们又产生了分歧。他们大致分成两派,一派是怀柔,一派是武力。
“大总统,你就说句话吧!看到底该听谁的!”,刘卫国坐在下首,苦着脸对杨崇说道。作为共和国的大将军,他理所当然的成为了鹰派代表。按照他的话说,自己手里的机枪早已饥·渴难·耐!
“是啊!大总统,你该说话了!不然这样讨论下去,十天半个月都不是头。”,曾经的A380机长,现在的空军部部长白华,也跟着说道。
此时的杨崇非常为难,因为怀柔派和武力派势均力敌,两方都有四位高官。武力派以刘卫国为首,包括内阁大臣南峰、张啸、左鹏。他们的理由也很充分。
一:土著人没有开化,畏威不畏德,跟他们讲仁义道德,完全就是鸡同鸭讲。
二:大明共和国正在起步阶段,和人口庞大的土著相比,完全就不占任何优势。并且历代民族的融合,都是人口多的民族同化人口少的民族。以大明共和国的状态,只可能被土著同化。
三:武力是最见效、最快速的融合手段。大明共和国想要以最快的方式发展起来,就必须对土著诉诸武力。因为土著们,只认得刀和血!
之后还有四五六等各种理由,就不细讲。
而柔和派的阵容也不弱,以空军部部长白华为首,包括袁士绅、司法部李复、工业部穆淳。他们的理由也很直接。
一:大家都是来自二十一世纪,享受惯了和平带来的红利。突然以武力对待土著,恐怕会引起民众的普通不满。且诉诸武力很可能带来人员的受伤或死亡,由此加深民众对领导层的不满,与民意形成割裂,对国家安全与稳定造成威胁。
二:诉诸武力会加深土著对大明共和国的敌意,很容易埋下仇恨的种子。如果土著因此对大明共和国进行报复,那国民的生命安全就会受到威胁。
三:剿灭土著不是一朝一日的过程,这样会消耗共和国大量人力物力。以当前共和国的家底,根本就无法支撑。后面的理由也大多类似,就不一一赘言。
皱着眉头,杨崇看了看刘卫国,又看了看白华,一时也做不下决定。终于,他想到了一个和稀泥的方法,试探性的说道:“要不,武力和怀柔同时并举?”。
他的话刚一出口,刘卫国和白华就异口同声的拒绝道:“不行!”。看他们的态度,杨崇还必须得二选一。
“这---”,杨崇抓着自己的头发,又陷入了犹豫与迟疑。
但就在这时,坐在刘卫国身旁的内阁大臣南峰突然开口道:“我觉得总统的方法可行!”。
众人见说话的是南峰,就没急着反对。毕竟南峰智商爆表的事实是明摆着的,他们也很佩服聪明人。再加上南峰平时也从不说大话和空话,并且还总是在关键问题上提出一些有用的建议。所以他们也想知道南峰说这话的理由。
便听南峰目光炯炯的解释道:“澳洲大陆上的土著并不是一个整体,而是一个个分散的部落。直到现在,他们也没有建立过一个统一的国家,所以根本就没有什么民族意识。且这些土著部落之间也经常发生战争,就像以前的蒙古,一旦部落被打败,那就是灭亡的结果。
而我们大明共和国在土著们眼里,就和部落差不多。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拉一批,打一批。对不服从的部落诉诸武力,对服从的部落施以怀柔。以上次与我们接触的那个部落为例,我们就可以对其怀柔。
并且在之后的部落兼并中,我们也可以让这个部落为共和国所用。给它一些好处,让它替我们抢人口,抢土地!这样的话,我们的人民军也不用在土著身上浪费太多精力。就算土著们怀有仇恨,那也只会转移到灭亡他们的部落,而不是我们大明共和国。”。
他的话,引起了众人的沉思。致使先前还剑拔弩张的会议室骤然安静了下来。没一会儿,左鹏就打破沉默。
“我赞同内阁大臣的方法,这样一来,我们既省心又省力。土著的仇恨被转移,国民也不会因为武力而产生不适。国家安全,也有了保障。如此显而易见的好办法,我们为何不接受呢?”。
“附议!”,
“附议!”
“附议!”,他的反问引得一片的附议。很快,大家就商量下来,采用南峰的办法,对土著怀柔与武力并举,并对其中的细节进行讨论与补充。
看到大家齐心协力一起干的模样,杨崇欣慰不已。同时也非常感谢南峰,正是有了这个足智多谋的内阁大臣,他这个总统才当得轻松无比。
(接下来因为考试复习,所以更新速度会放缓,还请各位读者大大原谅啦!不过只要有时间,就会挤着更新的!)
丛林中,树木的清香沁人心脾。
但对于正在赶路的刘卫国等人来说,再好的清香也无心理会。因为就在昨天深夜,大明共和国接到了一个求救警报。那是一个土著,年岁不大,看起来只有十一二岁。但他却是之前那个部落族长之子,深夜前来,就是为了获得大明共和国的帮助。
据他所说,他们的部落在得到很多稀罕的赏赐后,就引起了邻近大部落的觊觎。然后突然间,那个大部落就攻击他们。在那个慌乱的时候,他被他爹派来求救。
一得知这个消息,总统府就展开了讨论。最后一致决定,救援他的部落。只是当时天太黑了,他们也没有土著那个摸黑前进的能耐。特别是大晚上的,丛林里什么毒虫大蛇都出来活动,危险性大增。
所以直到天明,大明共和国才派出军队。
负责这次救援的是大将军刘卫国,他虽然是大将军,却是一场见血的仗都没打。所以急切的想打一场硬仗,以此证明大将军的名头。
在人民军中,除了总统,他就是最大的官,所以也没人敢反对。此次他带了两百来人,基本上是人民军的三分之二。且人手都配了一把手枪,就连那宝贝似的冲锋枪,他也带来了。
毕竟这是人民军成立以来,第一次上战场。在这之前,很多的人民军士兵还都只是普通的上班族,像警察、保安以及退伍军人等身份的人都很少很少。
所谓没有见过血的军队不是好的军队,没有经过战场考验的军队不是优秀的军队。即使总统和内阁的诸位部长很疼·惜刚成立不久的人民军,但也不得不让他们经历战火。
毕竟军队要想成长,要想强大,就必须经历战火,经受血的考验。
因此,工业部长一股脑的将所有子弹都拿了出来,足足有一万多发。要不是带不了那么多,他们还真可能将一万多发子弹都给装来。
虽然刘卫国也清楚,对付一个土著部落用不了多少子弹。毕竟那小土著说过,侵袭他们的部落只有一千多人,除掉老人小孩妇女等非战斗人员,能战的壮丁绝不会超过五百。但子弹多了能增强人民军的士气,所以刘卫国也尽可能的满足手下的士兵。
“哎呦!”,这时一声痛呼响起,正在行军的人民军立即停了下来。
“怎么回事?”,刘卫国不悦的说道。其他人纷纷让开位置,将那个倒地的士兵空了出来。
“报告将军,我不小心被荆棘绊倒了,并无大碍。”,欧子文手忙脚乱的从地上爬起来,冲着刘卫国一脸严肃的回道。他就是那个欧亚混血--欧文,在加入大明共和国后,立即改成符合汉语称呼的名字。因表现非常好,又非常热衷加入人民军。在几次死皮赖脸的请求后,总统府也为了竖立典型,便让他加入了军队。
尽管他妈是汉人,但死得早,所以他也不懂中国话。不过在成为大明共和国的公民后,他就积极的学习汉语。虽然依旧带着浓重的鼻音,说得也非常生硬,但大概的意思,还是能听得懂。
刘卫国听着欧子文别扭的汉话,强忍着没有笑出声来。嘱咐了几句,便就此作罢。
当部队再次启程后,欧子文旁边的一个士兵关心的问道:“嘿!你真没事吧?”。
“你说呢?古力杨!人民军的衣服那么厚实,小小的荆棘怎么可能划伤我!”,欧子文看着身旁深皮肤的古力杨,笑着回道。
古力杨是一个土著,就是之前那被卖了的五十多土著之一。他在大明共和国生活了近一个月后,已经习惯了大明国的生活方式。在这里,只要干活,就不愁吃,不愁穿,也不用担心丧命。和部落的生活相比,就是一个天,一个地的差别。
虽然大明共和国的人也跟他说过,他们不是神灵。但在他心底,即使大明国的人不是神灵,也是神灵的使者。因为他在这里,懂得了什么叫人,什么是人,怎么做人。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窗户,他整个人都大受启迪。
于是他积极的学习大明的语言,积极的向大明看齐靠拢。每天晚上的语言补习课上,他也学得非常认真,就是为了早日融入大明,做个标准的大明人。
结果一个月不到,他的汉话就讲得十分利索。
而总统府正是看中了他的勤奋好学和踏实能干,便将他吸收进了人民军。这也同样是为了竖立典型。
直到现在,他还记得当时被吸收进人民军,那些同伴们羡慕、热切的眼神。因为军队的待遇非常高,比之一般的大明人都要好。不光天天肉食不断,还不用重复的干着枯燥的体力活。特别是能摸到那异常厉害的手枪,简直让他高兴得发狂。
在初次摸·枪的那几天,他都舍不得洗手。虽然后来人民军的训练也非常辛苦,但他愿意承受。毕竟大将军曾对他们说过,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他们作为大明的守护神,必须得保持顽强的体魄与坚韧的意志。反正只要为了大明,他都愿意。
不光是他,和他同来的那些土著,现在也对大明产生了深刻的认同。所以当听到自己的部落被袭击后,他们并没有多大的心灵波动。因为他们已经是大明人,再也不是未开化的土著!
在他想着这些的时候,前方的军队突然散开。却是大将军下令,让大家谨慎前进。
抬头一看,他才发现已到目的地了。
这是一个地势略低的谷地,他之前的部落,就生活在这里。
只是此时的部落非常安静,完全没有他记忆中的那么喧嚣与热闹。一座座草房也被烧毁,只留下一堆堆黑色的灰烬。
便见族长的儿子跑到最大的那堆灰烬前,跪在地上,哭得撕心裂肺。他知道,这是族长住的地方。在以前,他就经常幻想能住进族长的房子。因为那个时候,在他眼里,族长的房子最大,最有气势。
但在大明国生活一段时间后,他才知道,族长的房子是那么简陋与寒酸。以坚固程度,连大明国最小的厕所都比不上!
所以看着眼前的灰烬,他一点儿都不觉得可惜。
之后大家在灰烬里陆陆续续的找出了一百多具尸体,大多都是男人。女性的话,几乎都是老人。
古力杨知道,这些几乎就是部落的全部男人。毕竟他们部落本身就是个小部落,只将近五百来人。在上次卖出五十个年轻男人后,力量就受到不小的削弱。
在面对其他的部落进攻时,也就支撑不了一会儿。事实上,对于这种状况,他也早就预料。
至此看来,这个曾经让他引以为家的部落,已经无可避免的灭亡了!
(看在推荐票的份上,加更一章,但作者君真的要复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