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本青少年热爱通过使用天鲲公司开发的《三国演义》等系列软件,来学习历史、地理和古汉语知识?”
整理出了这个结论的那一瞬间,刘琳琳的内心是极为震惊的。
这可是1987年呀,当时的国民不自信,还在一个比较高位的环境下。
当时公知如果想跟后世的公众号自媒体那样,贪图博眼球,那最好的办法就是写一些诸如《丑陋的XX人》这样的文章来骗点击,然后大谈特谈曰本人的国民素质有多高、他们从小夏令营对孩子的教育就多严厉,所以曰本这个民族进步快、强大……
当然了,也不仅限于吹捧曰本人,你要是吹捧德国人的油纸包,那也是能骗到不少点击的。总之就是要说外国人严谨、有素质、重视教育。
至于“平成渣宅”该是什么样的,对不起,如今还是昭和末年呢,国内媒体不知道。
可事实上,谁都知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平成渣宅们也不是一夜练成的,谁说昭和末年就不能有一些很丧的草食男?
只要一个文明的房价涨到买不起,丧和草食男都是自然而然出现的。80年代中后期曰本的房价已经够高了,所以低欲望社会和得过且过也就出现了,这和平不平成没关系。
当然后世有些人或许会拿历史书上的材料套,说“曰本人边渣宅是因为房产泡沫崩了之后才宅的,才无欲无求的”。
但这种观点在顾骜看来,只是粉饰了一个时间差好了——用常识观察一下,后世中国有多少年轻人用丧、佛系、吊丝……等等标签自居,就知道这东西跟崩不崩没关系。
只要房价高,哪怕不崩,人们就已经开始低欲望了。
在中国,后世普遍不低欲望的是70后(这里指刚成年就进入城市的那批70后,或者大城市土著70后,农民和民工比较难统计),因为这批人读大学都基本上是95前后了,毕业后赶上20世纪末踏上工作,混得不太次总能赶上房价暴涨潮之前给个首付先把红利占住,所以他们当然是热爱人生的。
80后、90后里,不能说都没有狼性,但比例肯定是比那些靠自己能拼出房的代际要低。
国内媒体只是太闭塞了,还来不及反应到曰本社会的底层变动,也就不知道曰本年轻人已经开始被房价逼得自暴自弃这一转变,更接受不了为什么会有大批量的曰本年轻人崇拜中国的娱乐产品。
顾骜显然为新华系的媒体同志们,首次打开了一个新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