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如此与众不同的表现,他们的身份不被识破才是会让人感到奇怪的事情。
这支“共生会”先遣队的成员,不仅是戴着帽子,而且他们所戴的帽子,彼此之间的差异是很明显的,怎么能不引人注意呢?
由西而东前去安丘的路上,并不是多么的熙熙攘攘,人来人往的。
如此几十人的队伍,即便是前后散开,以缩小目标,也是很难做到不被人注意的。
究其原因,与他们虽然穿着各异,好像是来自于各行各业,有着不同的身份,但他们都无一例外的头戴帽子是有关系的。
他们这样的装束,是很有些另类和特别的。
而且,为了能够保证队伍的安全,保持整体行动上的一致性。
这支“共牲会”的先遣队,其前后散开的距离一定是不会超过五百米的。
这个距离一旦超过了,就无法做到整支队伍的前后协调,指挥一致了。
但是在这个不超过五百米的范围内,向着同一个方向前进的人,头上都是戴着帽子的,是不是会让人觉得很奇怪?
此种情况,肯定也被这支“共牲会”的先遣队的带队之人,所能够感觉的到的。
这也就能理解,为什么这支“共牲会”的先遣队会放弃平坦好走的大路,而选择沿大路同向的去走小径窄路,或是连路都没有的荒野之地了。
他们为的就是不暴露自己的行迹和身份,保证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到达此行的目的地——安丘。
只是,他们时运不济,碰上了正好今日离开安丘,前往济南的雍铭他们一行人。
这种情况真的无法用言语去形容。
作为当事人的双方,只能是将其理解为天佑“雍王卫”,而不佑“共牲会”了。
世事有时候就是会这么巧,巧的如同是画本一般。
雍铭与这两个“地煞”交流到最后的时候,基本想要了解的有关“共牲会”的内部情况,也已经了解的差不多了。
当然,这其中所了解的,更多的还是有关于它们“十二地煞”的一些情况。
这两个“地煞”把自己所知道的,都一五一十的向雍铭进行了老实交待。
这样的话,就给雍铭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资料线索。
从而为“雍王卫”针对“共牲会”开展的斗争,打击“十二地煞”的行动,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为了结束沟通,完结此次行动,雍铭直截了当的问这两个“地煞”,最后有什么要求吗?
站在西侧的“地煞”发出了一阵声音,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雍铭又询问了一下,另外一个“地煞”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