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国家宣布实施并轨招生,取消统招生、委托培养生、自费生三种形式,统一并轨为国家任务生。
改革之前实行“双轨”制招生,就必须对两种不同的计划形式分别划定两条录取分数线,调节性计划的自费、委培生分数线低于国家任务计划的统招分数线,造成教育的不公平性。
“双轨”制招生政策是计划经济的产物,违背了教育规律,不利于高等教育改革,也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给学校教学管理和招生带来很多弊端。
“双规”制招生政策还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考上了,就包分配工作,就端上了铁饭碗,很多学生从上大学的第一天起,就是混日子,直至大学毕业,毕业证到手了,肚子里却是空空也,根本没有学到什么知识。
实施“并轨”招生改革可以使高等教育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维护教育公平性原则,转变高等学校的培养机制,并激励学生奋发学习,促使其立志成才,利于推进普通高校教学管理改革。
1997年各普通高校完成并轨招生改革,随后各省逐步实施中专学校并轨招生改革,至1999年,全国所有省市的中专学校都已完成并轨招生改革。
通过并轨招生改革,把普通中专由政府包学生上学、包毕业生就业的制度,转变为学生缴纳培养费用、毕业生自主择业的制度。
“并轨”招生对高校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随后国家实施高校扩招政策,加大对高校建设的投入,在1995年实施“211”工程后,1999年又正式启动“985”工程建设。大批高校大兴土木,校园面积呈侵略式向周边扩张,一栋栋大楼拔地而起,学生数量成倍增加。周边无法征收土地的高校就到城市规划的新区创建新校区,多数高校的新校区就是在那几年创办起来的。
但是,“并轨”招生改革并没有对中专学校带来好处,反而对有些学校简直是带去了灭顶之灾!高校扩招,随后普通高中扩招,考高中,考大学,都比以前要简单得多。文凭低、还不包分配的中专学校逐渐失宠,录取分数线一降再降,直至后来只要拿着中考分数条,不管是多少分,都可以上中专。
在那几年,有些中专学校得益于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成功转型为高等专科学校,有少数最后还发展成为了本科学院,完成了华丽转身;有的中专学校根据地方教育的需要,改制为普通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