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传庭其实也有些困惑的,皇上说要推广这三种作物,但玉米还好说,红薯和马铃薯听名字就应该是蔬菜,即使可以当主食,但民众的习惯问题还是要考虑的,所以他也曾经问过皇上,朱由校根本不担心这些食物没有去路,只要他大量推广,收获后再大量收购就行了。
现在杨义提出这个问题,他也只好按皇上说的来答:“诸位放心,这个问题皇上已经和本官说过了,有多少,皇上收多少,价格和销路的问题全部不用我们考虑。我们现在只需要推广就行了。”
既然销路不是问题,那大家就放了一大半心。至于如何推广,这事其实并不难,延安府直管的有九县,然后下面还有绥德州,葭州,鄜州的六县,这十五县地虽不甚肥沃,但数量多呀,特别是这三种作物都不择地的,而延安府本有大量荒地未曾开垦,就是因为不管是小米还是麦子都产量极低,如果这三种作物真有那么好,那荒地的开垦就会有动力了。
于是大家分好了工,孙传庭巡视各地清理屯田,通判陆轩协助。杨义坐镇府衙,居中联络。推官杨司奇,知事刘三平两人分赴绥德州,葭州,鄜州三州巡视监督,真正做事当然还是只能靠下面的知州和知县们。
三天后,在府衙中,延安府各知州和知县们齐聚一堂,召开知府大人所说的新作物推广会。
孙传庭首先开请出了尚方剑,众人跪拜后就座完毕,他先开口道:“本官这次前来延安府,是立下了军令状的,皇上命本官三年之内,将延安府变成陕西最富足的府治,本官没有三头六臂,都要靠诸位同僚协助,这里先谢过了。”
众官心里鄙夷,说话也不怕闪了舌头,延安一直是陕西最贫穷的一个府,自给自足还常常不能保证,三年想翻天,知府你可是在作梦吧。
孙传庭继续道:“本官这么说,诸位心里只怕不信,其实我自己本来也是不信的,但皇上圣明,给了本官两件利器,一件是新的高产作物,一件是清理军屯的试用之权。”
众人嗡地一声乱了套,什么新作物大家都不大有兴趣,但是清理军屯这事,大明朝廷从开国起就不断进行,各种政策层出不穷,还常常有相互矛盾之处,结果呢,现在的军屯是越来越烂,军占民田,民占军田,冒占屯田、余丁冒领屯田,抛荒弃种,军户逃匿,已经成不可收拾之象,朝廷要在延安清理军屯,可就触及到了许多人的利益了。
杨义脸色不豫道:“吵什么吵,知府大人只说要清屯田,仔细听着就是了,要吵出去了再吵。”
延安知府一直没有补缺,杨义一直以同知代行知府事,所以颇有威信,此言一出,乱象为之一静。
孙传庭感激地向杨义点点头,然后说道:“清理军屯,皇上给了我们一个方略,屯地私有、科则统一、屯军免除军役。”
这下的嗡声更大了,屯地私有是指军屯田可以和民田一样由私人持有及买卖,而科则统一是指屯田和民田交相同的赋税,这两项在以前就曾经在某些地方实行过,所以大家倒不是很在意,大家议论的其实是屯军免除军役这一项。
朱元璋定下的卫所屯田制度,目的是以军养军,虽然现在卫所军制败坏,但这是祖制,即使是有些将领在局部地方实行了募兵制,但也没有让屯军免除军役,这一条如果实行,那就是改变了大明朝的基本制度了。
当下大家议论中冒出来最多的词就是“有违祖制”,原本的历史上,到明朝灭亡,卫所制度都是没有改变的,最多是名存实亡,现在连名都不存了,也难怪大家如此激动。
孙传庭拿起堂木拍在桌子上,众人一惊,孙传庭怒道:“本官话未说完之前,再有人发声,可别怪本官不给你面子。”于是大堂终于安静了下来。
他接着说道:“本官知道大家认为这有违祖制,皇上吩咐时本官也说过这话。皇上说只在延安府试行,如可行,则祖制也不是不可以变的。”
有些官员心里骂道“大逆不道”,却没人敢发出声音。而有些官员则是心中大喜,其实一般能通过科举而任官的,除了少数书呆子,基本上都是些聪明人,当然也能看到一些事的本质。祖制不可违这话说说就行了,现在的情况和太祖时已经有了很大区别,死抱着祖制不放其实是不行的。不过正因为他们聪明,所以他们宁愿用变通的办法来达到目的,也是绝对不肯自己说出有违祖制的建议的,但如果是别人说的,比如皇上说的,那当然是没有问题的。
“皇上给本官三年时间,本官给各位两年时间,如是事情顺利,本官很乐意继续在陕西与各位共事,如果有人阳奉阴违,给本官使绊子,那本官有言在先,到时本官认得你,这尚方剑可不认得你。我的话完了,诸位有什么问题可以说了。”
众官又一起开口,孙传庭又拍了下堂木道:“有话一个一个说,要说的举手示意,本官仔细来听听诸位的高见。”
众官又一起举手,孙传庭随便指了一个,他站起来拱了下手说道:“下官保安知县刘成纯,请问大人,新作物种子可要钱买?乡民从未栽种新作物,下官担心到时收成堪忧。”
孙传庭回道:“这事不用担心。皇上早命皇庄栽种新作物,已经收获足够种子,这次全部交由本官带来,昨日来报,已过平阳府。各县可分得种子数目可栽种各县两成田地,种子免费发放,而且本官从司苑局带来栽种过的老农,并有司苑局编写的栽种方法,到时可分发到各地,收成问题不用担心,皇庄里的产量已经达到一亩红薯十五石,马铃薯一亩十石,玉米少一些,但也可达两石。”
各种求,谢谢支持!
这事是大家都关心的,所以大多数人听了都把手放了下来,这时孙传庭看到杨司奇竟然举起了手,于是点了他来说话。
杨司奇道:“下官刚才听大人说种子免费,心里觉得如果收种子钱,可能还会好些。”
孙传庭奇道:“为何收钱还会好些,推官说来听听。”
杨司奇道:“大人方才所说,种子只够每县二成田地栽种。如果我们免费发放种子,民众心中将会有疑虑,认为不要钱的东西就是不好的东西,反而会拒绝领取种子,或者即便领取后也会弃之不种。下官听说过一句话,不花钱的东西就不会爱惜,一点愚见,请大人指正。”
孙传庭想了一下,确实象是这个道理,于是又问了其他官员,大家都觉得推官的话有道理,如果到时作物种子发了下去,却没人去种,那就不仅令是浪费了。
于是种子就改为高价发售,并由各县和购买的农家签订契约,并由各县提供栽种技术,收获之后,按固定价格进行收购,收购的钱,由孙传庭负责。
然后就是栽种技术的问题,孙传庭带来了三十多个司苑局的熟手,本来准备每县派上一到两个的,也被杨司奇否决了,最后大家一起讨论,决定将这些老农分成四部分,在府里按距离远近开四处学堂,各县选派部分人来学堂集中学习,再下各乡村去指导栽种。
最后就是最重要的军屯问题,孙传庭提出,各所(延安府只有所)原有军户,全部转为民户。卫所屯田进行清理丈量,重新建册。原有栽种军户继续栽种,且赋税按民田收取。
立时就有官员举手要说话,孙传庭点了一个,那人站起来说道:“大人,现有军占民田,民占军田之事,不知应该如何处理?”
“不深究以往,不追夺原地,止按地起课,即责办于见今承种之人,这就是总的方略。本官要的是有人纳粮,不可有隐田,前面的一些糊涂帐,清是清不完的,不如不清了。但丈量之事,一定要仔细,切不可大意。”
原本历史上孙传庭清理陕西屯田时采取的就是这个方略,田是谁的我不管了,只要你交税就行了。现在他更进了一步,交税只需要按民田就行,且连兵役都免掉了。
又有人问:“大人,因军户逃亡,大量抛荒田如何处理,另有军官占有大量田亩者,可否令其继续耕种?”
“抛荒田收回为官田,清理屯田,按原有一分为五十亩,如超过五十亩,则收为官田,可由其继续耕种。”官田和自有田赋税差别大,这会侵夺一些军官的利益,但孙传庭顾不得许多了,肥了他们差了朝廷,那到时募兵的钱从何而来。
官员们都面露难色,卫所的军官们,多数都占有远超定额的田亩,虽然现在卫所屯田已经交由地方官管理,平时他们却是不敢和军官们较真的。
孙传庭明白他们的顾虑,笑笑道:“本官带尚方剑来,便是为了此事,诸位但凡遇到不听招呼的人,尽管报来,由本官斩之。”
虽然说的时候满面带笑,但话中的煞气却显露无疑。众官有他这句话自然放心,得罪人的事又不是自己做,那是好事呀。
众人领命而去。孙传庭还要安排司苑局的老农前住各处去当老师,还要安排小太监和当地农民去各处做实验统计,等他忙完这些事后,就开始和通判陆轩便衣巡视屯田清理。
各地均已经乘着农闲开始了屯田的清理,他们的第一站就是安塞县。安塞位于肤施城西北,这里土地较肥沃,收成较高,算是陕西难得的好地方。
两人只带了十来个侍卫,骑马直接进了县城。事前并没有通知安塞县,所以也没人迎接。一行人在县衙前下马,只听见县衙里正传来喧嚷声音,而门前也没有人,于是就让侍卫守在门前,两人就直接走了进去。
大堂里两班人马正在对峙,一边是安塞县令王正约,带着几个两股站站的衙役和小吏,一边是一个身着盔甲的千户,带着十几个杀气腾腾的军汉,那千户正在叫嚣:“屯田是祖制,你有什么资格把老子的田限制在一百亩,老子就是有一千亩田怎么了,你敢动老子一亩试试。”
王正约看到孙传庭大喜,那千户却不认得,上前几步道:“今天衙门关门了,有事明天来吧。”
孙传庭惊异道:“时间才到巳时,衙门怎么能关门呢?这不合祖制吧?”
千户仔细看了看他俩,都是黑黑瘦瘦的样子,放下心来骂道:“老子说关门就是关门了,你再不走,老子打折你的腿!”
孙传庭沉下脸来,这时王正约已经上前跪倒在地,口中叫道:“请知府大人为下官作主。”
千户大惊,他是正五品,知县是正七品,大明以文制武,他这个正五品其实是比不上知县的正七品的,但他一直驻守在安塞,且颇有些背景,而军屯转入地方官府管理时间并不久,所以他从来没把知县放在眼里,但知府是正四品,他再嚣张也不敢在知府面前嚣张。
他立时跪下叩头:“大人饶命,小的有眼不识泰山,冒犯了大人,求大人不记小人过,饶了小的这一回吧。”其它军汉见状,也都跪在后面不停叩头。
孙传庭也不让他起来,直接问王正约:“怎么回事?”
王正约回道:“大人,下官按大人吩咐,清理屯田,陈千户本应有田一百五十亩,而实际占田一千三百亩,而下属军户却多有无田之人,都在陈千户家作佃户。下官要将陈千户之田划归其它无田军户,陈千户不愿,所以才有今日之事。”
孙传庭转头问陈千户道:“县令所言,可有遗误?”
陈千户叩头道:“县令所言,无有遗误,可是……”
孙传庭打断了他,直接叫道:“来人,拖出去斩了。”
侍卫已经被陆轩叫进来了,立时有两个侍卫上前拖起陈千户向外行去。陈千户吓得大叫:“大人,饶了小的这一回呀,大人饶命呀,大人小的是正五品,大人你杀不得小人呀,大人……”
各种求,谢谢支持!
bình luận đoạn văn
Tính năng bình luận đoạn văn hiện đã có trên Web! Di chuyển chuột qua bất kỳ đoạn nào và nhấp vào biểu tượng để thêm nhận xét của bạn.
Ngoài ra, bạn luôn có thể tắt / bật nó trong Cài đặt.
ĐÃ NHẬN ĐƯỢ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