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房里,朱由校翻开了《纪效新书》,里面夹着一张纸,上面写着“47,48,7,17”几个阿拉伯数字。这是上次平行时空管理局一号告诉他的,自己会在万历四十八年当皇帝,然后七年后挂掉,自己这个身体现在是十五岁(虚岁),那应该是二十二岁死掉?为什么会死掉呢,显然只可能是病死的,自己可不想这么快挂掉,那么就只能让自己身体变好了。
上次对书生的武力攻击没有达到目的,反而差点出丑,使朱由校认识到自己身手不高的事实。其实,一个十五岁的少年,根本无所谓身手。准确地说,是身体素质不行。于是他合好书,出了书房,对客氏说道:“我不在时,不准人进书房,刘师傅也不行。”然后去找李进忠。
“李伴伴,我看你身手很不错呀。”
“不敢当太孙殿下夸奖。奴婢进宫之前,学了一点粗浅的技击之术,弓马称得上略通。”
“李伴伴还会骑马射箭呀,厉害。就说白打吧,你一人能打几人呀?”
“若是平常人,三四个倒也不是难事。如是再多的话,奴婢就只能认输了。”
“我如果想和你一样,要练多长时间才可以。”
“太孙殿下身份尊贵,不可习此下贱之术。殿下想打谁,不是有奴婢吗!奴婢会打得他娘也认不出他来。若是贼人多,直接叫锦衣卫拿人,抄家灭族,只在殿下一念之间而已。”
“我练技击之术,又不是想和别人对打,只是想强身健体罢了。再说你看昨日,我如果能象你一样一脚就踢翻那个徐什么的,那场面也就不会那么难堪是不是?也不用你来救我了是不是?如果你援救不及,我也能自保是不是?”
这几个是不是让李进忠心领神会,明白殿下其实是想在宝珠姑娘面前表现一下。既然只是这样,那当然可以学一些基本的手段了。只是自己也是乱学的,教殿下那是万万不敢的。于是回禀了李选侍,李选侍命他在京营里选一个武艺精熟的军官来教朱由校,并选两个年龄不大的京营军官陪他训练。这时候的京营基本上都是太监统领的,李选侍开了口,这点小事很快就办好了。
万历四十七年五月初二,吃过早饭,朱由校就和李进忠来到了西苑。京营军官不能长期呆在宫中,所以就选了西苑的一个校场做为太孙的演练场。一进校场,三个军官已经跪在地上了,朱由校连忙上前,扶向中间那个军官,一边说道:“三位军中豪杰请起。”中间的军官还是叩了一个头道:“左营游击鲁钦带把总周遇吉,张千方叩见太孙殿下。”又叩了两个头才起来。
三个军官都是身材魁梧,鲁钦三十来岁,脸上有一道刀疤,从左眼角一直拉到右脸上部,给他平添了几分狰狞。张千方二十来岁,也是面带煞气,和鲁钦一样很容易看出是军营里的人。周遇吉只看得到十八九岁,却是一副平和的样子,楞楞的,象个农村里来的傻小子。
“鲁游击是孤的武学师傅,可以称为先生的。两位把总是孤的陪练,如在军中就是手足。以后切不可行此大礼。”三位连称不敢,坚持尊卑有别,礼不可废。
“孤一直以为,军中之人当有骨气,当有血气,当有杀气。有此三气,则自有拼命之勇,有报国之忠。而今即便以一总兵,亦是内之部科,外之监军督抚,叠相弹压,使得弁帅如走卒。这样骨气何在,血气何来,杀气何生!如此之军,战时无端能生出忠勇来吗?”换了一口气,继续说道:“孤常常思量,本朝以文制武,本为防藩镇之祸,二百余年来看,确实有效。但事皆有度,如今已是太过。文即视武为奴婢,则武视文为寇仇,如此下去,则兵不能战,民不得安,国不得宁,孤深忧之。只是孤无法变军中成法,但在这校场之中,不想再看到三位行这跪拜之礼。”
三位军官听到太孙殿下为武人鸣不平,并提高到这样的高度,都是深受感动。三人平日在京营里还好,但他们都是从外军调入的,见惯了文官视武弁为走狗的样子。太孙殿下的话,引起他们强烈的共鸣。三人一起拜倒在地,鲁钦呜咽着说:“谢太孙殿下厚爱,卑职一定谨记殿下之言。为国尽忠,为殿下效死!”。另外两个也是两眼通红,感激之色溢于脸上。
“你看你看,刚说了不要跪拜,下不为例呀!”上前扶起三人,“至于训练,还要请鲁游击三位费心了。”
鲁钦首先请朱由校跑了一段路,然后举了石锁。满意地说:“殿下身体很好,既然只是要强身健体,那下官就斗胆请殿下每日辰时跑两刻钟,分两次,一次一刻钟。然后殿下有空的时候,下官会教授殿下一些常用防身之术。周张二位就陪在殿下身边,既可以做联络之用,也可供殿下驱使。”
其实朱由校也想学习进攻的路数,但他也知道欲速则不达的道理,这个身体虽然算不错,但也只是因为吃得好,而且是和这世代的人来比。要想学功夫,必须先把身体素质提高,跑步显然是最好的办法,既然鲁钦也委婉地要他练跑步,说明他也认为自己的身体素质提高以后才适合练功夫,那就先练呗。
随后的日子里,朱由校进入了痛苦的锻炼模式。当然痛苦是他自找的,鲁钦是不敢也不可能让皇太孙练得痛苦的。朱由校在他要求的基础上把训练量逐渐增加,最后增加到原来的三倍,只要有时间,他都会跑三次,每次两刻钟。后世认为,天启大帝之所以健康长寿,每天的跑步绝对是功不可没,因而掀起了轰轰烈烈的跑步运动,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跑步一段时间后,鲁钦教授了他一套武当内家拳,也就是太极拳。这拳偏于养生,如果功夫高深了当然也可以用于技击,朱由校不可能很快就学到高深的境界,所以又跟着周遇吉学了一套太祖长拳,跟着张千方学了一套少林拳。传授皇太孙拳术,三位当然是尽心尽力,不会有丝毫隐瞒,朱由校知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关系着自己的小命,所以练得格外认真,因而进步神速。
鲁钦连连称赞皇太孙殿下天资聪颖,果然是能人无所不能呀!朱由校知道他的话里会有水份,不过至少一段时间后,自己感觉身体健壮了很多,跑步也越来越轻松了,想来这一世不会在二十多岁上就挂掉了吧,想到这里,嘴角绽出淡淡的笑容,心里也有淡淡的自豪感,虽然我没办法改变自己被穿越的事实,但至少我可以改变一个皇帝的身体进而改变皇帝的命运,乃至一个朝代的命运,自己也是传说中推动历史车轮的人了。
请点击收藏,谢谢!
万历四十七年六月初三
早上跑步的时候,李朝钦来向太孙殿下报喜,燧发火铳的点火装置已经做出来了。朱由校心中大喜,不过还是等李进忠说“时间到”以后才停了下来,慢慢地踱了过来。
“太孙殿下英明,分组之法实乃无上妙法。昨日第三组造出了点火装置,点火成功有十之三四。”
“这都是李都监督促有法,众工匠用力效命,才能如此之快就能造成。赏第三组五十两,李伴伴取银子给他,要全数发给第三组组长,你不能在其中抽头。至于他们如何分,你不用管。”做事就要有奖惩,这样才能提高积极性。三十多天时间,十个人得到五十两,已经算是巨赏了,他问过李进忠,大多数工匠在这里做事是不给工钱的,算是服役,所以这一次的赏格,应该能让工匠明白自己是说话算数的,商君的示木标金,意正在些。
“以后说事情的时候,不能用十之三四这一类的说法。三就是三,四就是四。你一共测了多少次呀?”
“回禀太孙殿下,一共测了五十次,其中打着了十六次。”
“嗯,这样说是十之三四倒不是太离谱。你应该测一百次,打着多少次,便是百分之多少。多试一些次数会准确一些,少了也可以换算的,你现在的打火次数,如果换算就是百分之三十二。你命他们改进,能把打火率提高百分之一,就奖励一两银子。三个组都是一样。以后测试,至少要到百次,明白吗?”
李朝钦连连点头,然后拿着银子,乐不可支地走了。当然他没得到赏银,因为上次说好的是造出能用的燧发火铳,三个月内自己可得赏银一百两。其实一百两他倒不是很在意,但是太孙殿下赏的那可就不同了。比起银子,在太孙面前露脸,那可就重要多了。
心里高兴,朱由校决定去司苑局去看看红薯如何了。于是李进忠带着他去了司苑局。周遇吉和张千方当然是跟着一起,算是太孙的保镖。
司苑局掌印太监王体乾是个很有文化的太监,这在太监中并不多见,象李进忠勉强认得百来个字,已经算不错的了。不过从小入宫的太监倒是强些,因为皇城里有内书堂,专门教小太监读书。李进忠算是半路出家,文化水平低就不能怪别人了。王体乾做事倒是稳当,专门找了老农来负责这个事,严格按照徐光启的书中所写进行选种栽种,现在已经育苗一段时间了。看着郁郁葱葱的红薯苗,朱由校就象看到了大片大片的红薯地,满仓满仓的红薯。心想自己大量推广红薯,大家至少都有饭吃,这样就不会有人造反了吧。
玉米在司苑局倒是有,现在已经快成熟了。不过朱由校发现比现代的玉米好象要小一些。掰了几粒尝了一下,味道倒是不错。问了王体乾,才知道如果照管得好,玉米一亩大概能产一石三。和后世当然是不能比,但在当时,小麦产量不过两石而已。而最重要的是,它不择地,到处都可以种,抗不良环境的能力强。
“王都监做得很不错。现在还有些事要麻烦你去做。”
“不敢当太孙殿下如此,奴婢不过是尽本分而已。殿下但有吩咐,奴婢无有不从。”
“好!孤要求王都监找三块相同大小相同肥沃的地,然后用相同的方法栽种某种作物,其中一块地垄间种上落花生,一块垄间种上黄豆,一块地什么也不加种。除了这个不同以外,其它的浇灌什么的都要相同。收获之后,将各块作物的产量仔细计数,然后报告给我。当然除了玉米,还可以多选几种作物进行栽种,得到更多的产量,同种作物之间的产量来进行对比,当然更好。”
“殿下交代下来的事,奴婢一定一丝不苟地完成。收获之后,立刻告知殿下。”
“只要做得好,我是不吝赏赐的。我等着王都监的好消息。李伴伴,你负责和王都监联系,如王都监有什么要求,你能做主的就当场决定,万一你觉得困难也要及时告诉我。”
“殿下放心,奴婢一定会积极配合王都监,不会耽误殿下的大事!”
朱由校又问了耕种工具和肥料使用情况,王体乾拿出一种木牛来演示,木牛由两个人字形支架和安有十字木橛的辘轳组成。耕地时田地两头距离二丈,相向安设,辘轳中缠有六丈长的绳索,绳两端固定在两边的辘轳上,中间安有一个小铁环,小铁环上挂有耕犁的曳钩,运作时以人力搬动辘轳上的木橛,使之转动,耕犁就往复移动耕田。每套代耕器,共用三人,两面辘轳各用一人,扶犁一人。转动辘轳的人,一人转动时,对方一人休息,如此往复搬动,王体乾说可以“一手而有两牛之力“,朱由校大感兴趣,希望可以推广到各地。
至于肥料,常常是用“榨油枯饼”,象芝麻饼、棉籽饼等都被用于高产田。农田施肥技术也有提高,对不同土壤,施用不同性质的肥料。用草木灰蘸稻秧,用石灰淹秧根。这不但可以增加产量,同时也改良土壤。朱由校发现人畜粪便的使用情况和后世比较使用较少,但也算不错了。
问过王体乾,他也没听说过马铃薯或者土豆。看来要找马铃薯就只能去找徐光启。徐光启是少詹事兼河南道御史,上次他说在通州练兵。所以李进忠在东宫里问询了一下,确定他当前还在通州。于是朱由校想要去通州找他。李进忠觉得现在天色不早,还有马车护卫什么的要准备,出京师更要先禀告李选侍,所以建议明天再去通州。
朱由校无可奈何,于是下午只好和周遇吉和张千方练了一会白打,收获马屁无数。晚上李进忠来回报,已经禀告了李选侍,李选侍吩咐多带护卫后同意了,马车也已经准备好,并派人先通知了徐光启,明天早上就可以出发了。
请各位收藏推荐,谢谢!
bình luận đoạn văn
Tính năng bình luận đoạn văn hiện đã có trên Web! Di chuyển chuột qua bất kỳ đoạn nào và nhấp vào biểu tượng để thêm nhận xét của bạn.
Ngoài ra, bạn luôn có thể tắt / bật nó trong Cài đặt.
ĐÃ NHẬN ĐƯỢ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