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听到赵俊臣的询问之后,鲍文杰也很快就停下了喝骂与斥责,双眼紧紧盯着李勋,表情略有些不安。
鲍文杰还清楚记得赵俊臣离京之际所讲的那一番话——如今正是西北局势内忧外患之际,一动不如一静,短时间内也找不到犯案官员们的替代人选,所以西北诸省的案件若是牵连范围太广的话,那么赵俊臣就只能是法不责众、仅惩首恶了。
当然,当时的赵俊臣与鲍文杰皆是以为西北数省只是发生了贪污案而已,却是直到现在才发现事情远远要比想象中更加可怕、也更加恶劣。
所以,鲍文杰非常希望这件事情只是涉及到了少部分高层官员,否则赵俊臣就会按照当初的说法行事了,绝大部分的犯案官员都会成为漏网之鱼,这是鲍文杰绝对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此外,若是有太多的地方官员涉及此事,就必然会严重损害朝廷的民望与信誉,百姓们将会彻底失去对朝廷的信任,这种打击是大明朝绝对不能接受的。
在鲍文杰的注视下,李勋则是有些犹豫。
李勋正在快速的考虑利弊,不知道自己是否应该实话实说。
身为官场的老人,李勋自然也明白“法不责众”的道理,所以他若是把参与此事的同党们纷纷供认出来,那么赵俊臣就很有可能会投鼠忌器,不敢随意的出手严惩。但赵俊臣同样是很有可能会选择“杀一儆百”的手段,而李勋本人就是最合适的人选。
另一方面,李勋若是把这件事情独自一人承担下来,那么李勋本人固然是再无侥幸逃罪的可能,但李勋的同党们脱罪之后,就必然会感念李勋为他们顶罪的恩义,今后也极有可能会出手照拂李勋的族人后代。
两种选择,各有利弊,李勋自然是要认真考虑。
于是,李勋与鲍文杰皆是安静了下来,大堂之内也就陷入了寂静之中。
见到李勋与鲍文杰的表现,赵俊臣自然是猜到了他们的心思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