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的胤祥退出,贞武也没了心思去咸福宫,起身在殿内缓缓的踱着方步,老十三虽然没有明言,但从他的话中可以看出八旗王公对自己是颇为不满的,如今这种不满积压已久,康熙病情的好转,很可能会成为一个导火索。
其实老十三错了,八旗王公勋贵并不足忧,康熙的态度才是关键,康熙对他这一年来的革新是抱着什么态度?
今年这一系列争对八旗的革新,好处是毫无疑问的是加强了皇权,再一个解决了八旗生计的难题,这不是通过扩军暂时的解决八旗生计,而是通过将旗人逐步转化为产业工人,一劳永逸,彻底的解决了旗人的生计问题,这两点,康熙定然是赞同的。
至于革新兵制,降低八旗兵丁的待遇,解除对地方八旗的束缚,将大量的八旗绿营兵丁转为禁卫新军,这点就难说了,这毕竟是颠覆了八旗兵制,康熙可能一时有些难以接受。
再则,大力推行满汉联姻,官绅一体纳粮当差,扩充海军禁卫新军,加饷加俸禄等举措大大的增加了朝廷的负担,康熙难免也会有有些微词,但反对不会太大。
关键还是在八旗制度上,这是大清的根本,随着旗人入军工作坊的规模加大和兵制革新的深入,八旗制度迟早要被完全破坏,康熙不会看不到这点,他若死抱着八旗制度不放,这事就真还不好说。
看来有必要跑趟热河,探探康熙的意思,另外,对一众八旗王公勋贵也应该好好的沟通一番,康熙与八旗王公勋贵,一个巴掌都拍不响。
十月十五,逢五大朝。
平日里一众无须早朝的王公勋贵亦都早早的赶来参加早朝,这一情形自然让一众文武大臣,王公勋贵感到诧异,一个个心里都在暗自琢磨,不知道朝廷又有出了什么大事,自贞武元年以来,朝廷就没消停几天,今日不知这主子又会有何大的举措?
因为天冷,贞武已经将早朝地点改在乾清宫,花了一个多时辰处理完日常的政务之后,贞武便吩咐道:“传旨,着所有皇族宗亲、八旗王公,上书房大臣,二品以上爵位之满汉勋贵进来。”
听的这道旨意,一众王公勋贵,文武大臣皆是暗松了口气,看这架势,是为了海外分封的事情,唯独老十三胤祥心里清楚,因为康熙病情的好转,贞武要大力安抚一众皇族宗亲、八旗王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