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升,南面作为我们的粗盐提纯场所,已经开始运转了。”张阳和李伯升说道:“但是,北面,还是空荡荡的,除了运盐外出之外,剩下的时间,你就带着刚上来的这些人,把我们北面的武器基地建立起来。”
“是的,大哥。”李伯升两眼放光,自己能够得到大哥的如此信任,一定要干出成绩来。
“我们这次能够采得硝石和硫磺,你的功劳很大,这些东西怎么处理,你已经知道了吧?”张阳问道。
“大哥是说**?”李伯升问道。
“是啊,不做火药,我搞这些东西干什么?”张阳反问道。
“上次和大哥一起做过,需要把这些东西碾成粉末,然后再加入木炭粉,按着比例,混合而成。”李伯升说道。
“嗯,知道就好,你先把这次的这些硝石和硫磺,做成火药,记住,一定要注意安全,火药做好之后,专门找一间库房存放,派专人看管。防止受潮,更要防火。”张阳郑重地说道。
做好了火药,没使用呢,自己就坐了土飞机,那就太不划算了,后世的小作坊做烟花爆竹,结果导致爆炸,尸骨无存,这样的报道不少见。之所以选择北面的这面做武器基地,也是有这样的考虑的,不怕在做火药的时候由于太阳暴晒而爆炸。
看大哥这么郑重其事,李伯升赶紧答应了:“我一定会保护好的。”
“做完了火药之后,你带着他们,盖一座高炉。”
“啥?高炉?”
“对,所谓高炉,就是炼铁用的炉子。”张阳解释道。
李伯升想了想,摇了摇头:“不懂。”
就知道你不懂,不过,张阳的解释也太简单了,这样说,估计谁也听不懂。他从胸前拿出一张草纸:“这是设计图,你自己先看一下。”
要想将铁矿石炼成铁,那就需要高炉,这已经是耳熟能详的事情了,北京的首钢,里面就有许多这样的高炉,因为污染严重,早就被搬走了,不过,那高大的炼钢炉,在张阳的脑海中早就印象深刻了。
李伯升看了半天,摇了摇头:“还是不懂!”
张阳贴近一看:“拿倒了!”唉,没文化真可怕。不过,也怪自己,这里连个钢笔,圆珠笔,碳素笔什么的都没有,那个毛笔弯弯曲曲的不好画,一笔粗,一笔细,自己画了半天才画好的。
张阳拿过草纸,给李伯升仔细地解释起来:“这个炉子,需要建三丈高左右,分为进料口,炉喉,炉胸,炉腹,风口,出渣口,出铁水口,在上面倒入按比例混合好的铁矿石,石灰石和焦炭,让其在内部燃烧,温度达到一定程度之后,铁矿石就被炼成了生铁,从出铁口流出来。按着我这个设计图案,你给我垒起来。”
李伯升又研究了半天,才算明白过来,“大哥,你说的这个高炉,能炼出铁来?”
“怎么,怀疑我说的话?”
“不是,不是,”李伯升发现自己太不会说话了,怎么可能怀疑大哥呢,大哥可是个神人啊,火药,突火**,连击弩,哪个不是取得成功?只是这个高炉也太厉害了吧?就这样一个炉子,能把那堆铁矿石变成铁?简直比自己炼丹的炼丹炉神奇多了。
“对了,还需要一个鼓风箱,你给我做一个大型的鼓风箱。”张阳说道。
“需要多大?”
“大概像你这么高的鼓风箱就行吧,需要几个人合力拉动。”张阳说道。
?这么大?看来这个任务有点艰巨。
“先做火药,火药做好了,再做这个高炉,如果到时候我运盐回来了,我和你一起建这个高炉。”张阳最后吩咐道。
“大哥放心,我一定会做好的。”李伯升赶紧说道,这事要是得让大哥给自己帮忙,不就显得自己太没能力了吗?这可不行。
粗盐提纯,造火药,炼铁,以后再加上制造火铳,这个基地,就算是完善了。
张阳看了看旁边的汤和,这家伙,彻底楞住了。
“鼎臣,你发什么呆呢?”张阳问道。
“大哥,我太佩服你了,没想到,你还懂得炼铁之术。”汤和满眼冒火花,自己跟的这个大哥,真是个牛人,怎么什么都懂呢?粗盐像变戏法一样变成了精盐,还会把这些石头变成铁?
“我懂得的比这些东西多着呢,上网你懂不懂?打游戏你懂不懂?突击步**,马克沁重机**你听说过吗?”
“不懂,不懂,没听说过。”汤和脑袋摇得像个拨浪鼓。
要是给我一把马克沁重机**,我一个人就横扫了这些蒙古人。张阳无奈地摇了摇头,黑火药自己还能搞出来,但是烟太大,固体残留物太多,重机**需要的是发射后没有烟尘的无烟火药,不过,无烟火药?还是算了吧,他在脑中不知想了多少种无烟**,这可是他这个专业必须掌握的知识,但是,每种无烟火药,都是许多种化学成分合成的,在这个朝代里,那是不可能找齐这些原材料的。
张阳望了望南面正在干活的人们,他们正在为自己创造着财富。
粗盐提纯,炼铁,造火药,造武器,一个也不能少。这些将是基地的支柱产业,也是自己生存和发展的资本。
“走吧,下去吧!”张阳说道。
带着李伯升和汤和下来,张阳信步走向西面。
西面,是生活区。
上次士义来,带来了部分芙蓉村里幸存下来的人,不知这些人的安置工作,做得怎么样了?
“大哥…“汤和见张阳向西面走去,表情有点僵硬。
“怎么了?”张阳心里有点纳闷。
抬头向前看去,只见西面的生活区里面,多了一些帐篷。
“大哥,这次来的人比较多,我们上次虽然多建了一些房子,但是不够用,而且,所有的劳力都在加紧生产精盐。所以,有一部分刚来的人住在临时搭起的帐篷里面。”汤和一边说,一边看张阳的脸色,生怕他责怪。
张阳听到一半就明白了,不过这样不能怪汤和,这次来了这么多人,是自己也没有预料到的,能把他们全部安置起来,没有露宿外面,就已经很不错了,看来还得多建点房屋才行,毕竟随着基地规模的扩大,还会有人源源不断地来的,什么事,也得未雨绸缪。
“鼎臣,这不怪你,你能把他们安置成这样,我已经满意了。”张阳说道。“你不是还给我建了一座大宅子吗?先让他们住吧,等过几天,这批精盐运出去,到下批粗盐运来,还有一段时间,刚好这段时间,让他们多盖房屋。”
汤和一听,才放下心来,自己的这个大哥,还真好相处,又很大度;比起小心眼的郭子兴来说,简直就是个大好人了。他又小心翼翼地说道:“大哥,那只烤鸭…”
“除了肛门,别的门都没有!”张阳斩钉截铁地说道。
这么一说,张阳才想起来,还有只鸭子在等着自己烤呢。不知那何家大小姐,喜欢吃扬州的那些名吃呢?还是自己亲手烤的鸭子?这两天在若寒家,粗茶淡饭,也不知她这个大小姐,能不能适应?
忙完这边的事,得赶紧回去了。
明媚的阳光洒满了大地,河面在不停地起伏着,如镜子般反射着刺眼的光芒。
满载着海盐的盐船,沐浴着朝阳,启航了。
何照依立在船头,望着四周的景色,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爹爹和哥哥不让自己插手贩盐的买卖,自己这不是也做成了吗?而且,这次回去,一定会大赚一笔,她已经在想象着,把自己赚回的银子,堆在会客厅里,让他们看看,谁说女儿不如男?我就比你们能赚钱!
她用眼睛的余光瞄了一眼身后的男子,心中的疑窦一直没有解开:这个男人,究竟从哪里弄来那么多精盐?这粗盐换成了精盐,利润自然就翻了几翻。
张阳看着四周的景色,再想着这次回来,能带回许多银子,基地的劳工们的工资可以按时发放,煤也可以暂时购买,炼铁的事马上就可以开始了,心头也是一番喜悦。
望着瑰丽的太阳,张阳突然好奇地想到,在这同一个太阳下的其他乱世枭雄,此刻正在干什么呢?
比如,以后会创立大明朝的那个朱元璋,此刻在做什么?是否和自己一样,也在沐浴着朝阳,期待着明天会更好?
没人回答他,只有船头拨开的水花,四处飞溅。
………………………………………
濠州城的某一个地窖里。
一个男子孤独的背影映在朝阳透出的几丝光亮中,他转过脸来,脸面有皱纹,并且痘点斑斑,颚部突出,他那双明亮的眸子此刻却已是暗淡无光。
此人正是朱重八。
此刻他的心,却被无比的寂寞缭绕。
他从来没有后悔自己的决定,投奔了郭子兴的起义军。因为他在外出游历的三年中,深知民众的水深火热,也深知元朝的统治已经摇摇欲坠,他满腔热血,希望能推到元朝鞑子的暴政,还我汉人河山。
每次战斗,都身先士卒,从来不说:“兄弟们,你们上!”之类的话。每次有了功劳,有了赏赐,都分给大家,慢慢地,自己在这个军队里,得到了郭子兴将军的赏识,升任了军队的总管,而且,当了郭子兴的女婿:他把义女马姑娘嫁给了自己。
父母双亡的朱重八,感觉自己有了一个家,自己战斗,是为了大家,也是为了小家。
他把自己的名字改做朱元璋,元璋,是一种尖锐的玉器,希望自己像一把诛灭元朝的利器,将蒙古人赶出去。
可是,这种感觉没有持续多久。
没想到,岳父郭子兴并不是个能容人的人,随着自己在军队中的地位越来越高,郭子兴越来越讨厌自己了,他是不会容忍一个可能取代他地位的人在身边的,还有郭子兴的儿子郭天叙也害怕失去兵权,他们找了个机会,把自己关了起来。
朱元璋踱着步子,在地窖里反复思考着。
跟着这些人,是不会有前途的,无论郭子兴也好,孙德崖也好,都是目光短浅的无能之辈,仅占据了一个濠州,就开始不思进取了,自己想要成就大业,必须要离开他们,自立门户!
“马姑娘!”外面传来看守士兵的声音。
他眼前一亮,自己的这个老婆,是自己最后的依靠了,她虽然是郭子兴的义女,却有着自私的郭子兴说没有的善良与宽广的胸怀。
“打开牢门,让我进去!”马姑娘以命令的口吻说道。
“可是…郭将军说过,不让任何人靠近他。”看守的士兵有点犯难。
“哪个郭将军?我义父还是郭天叙?我看自己的丈夫也不可以吗?快开门!”马姑娘的语气很严厉。
“哗啦!”传来铁链子的声音。
“你们出去,我和我丈夫说几句话!”马姑娘说道。
“是!”看守的士兵出去了。
“娘子!”朱元璋说道。
马姑娘撩起上衣,从里面拿出一个大饼。
“我刚烙好的,快趁热吃了吧!”马姑娘说道。
几丝光亮中,朱元璋明显发现她胸前的皮肤已经被热饼烫得通红。朱元璋的眼角,也立刻湿润了。
落井下石的郭天叙,吩咐看守的士兵不给自己送饭吃,想把自己饿死在地窖里,可是马姑娘每次都将刚烙好的大饼藏好,给自己带来,每次都被烫伤,每次都坚持送。
这份情意,让朱元璋在孤独中,感到一丝暖意,这个世上,毕竟还有一个自己最亲密的人,在关心自己。
“我正在想办法说服义父,义父其实不想置你于死地的,你只要提出离开濠州,我觉得他会答应的。”马姑娘说道。
“多谢娘子!”朱元璋说道:“我愿意离开濠州,离开郭将军。”
“嗯!”马姑娘点头。
果然,过了两天,终于重见天日。从那狭小的地窖里出来,朱元璋终于想明白了自己的前途所在。
再次见到郭子兴,他躺在一把太师椅上,手中搓着两颗铁球,那张脸还像往常一样,笑咪咪的:“元璋啊,这次你犯了错误,不得已,我关了你几天,希望你能思考自己的错误…”
“岳父大人。”朱元璋说道:“都怪我不好,让岳父大人为难了,我这次过来,是想向你辞行的。”
“嗯。”显然这些对话是早就准备好的,现在只是走个过场而已,郭子兴既没有惊讶,也没有挽留。“那你打算到什么地方去呢?”
“我想回自己的老家,钟离。”朱元璋说道。
“那我不送你了,提前祝你一路顺风了…”郭子兴淡淡地说道。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部队现在都尊敬你朱公子,反而不把我放在眼里了,为了我的军队,只好将你挤走了,你可别怪我。郭子兴看着朱元璋的背影,目光中有羡慕,有嫉妒,还有些许的恨意。
朱元璋走出了大门,头也不回,他知道,自己一旦走出了濠州这个地方,就是海阔天空!迈出了这一步,就是孤军奋战,或者兵败身死,或者开创大业。
石人一只眼,挑动天下黄河反!这句红巾军的口号,早已响遍了整个华夏大地,回到家乡之后,打着红巾军的旗帜,招募军队,攻城略地!
(根据历史,张士诚是在元顺帝至正十三年初起兵反抗元朝的,本文现在是元顺帝至正十二年夏,距离千军万马征战四方还有半年的时间,这段时间正是张阳积蓄实力的时刻,四周虽然到处都已经是起义,可是张阳还在积攒力量,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敬请大家期待以后的金戈铁马,逐鹿中原!与各方势力合纵连横,与元朝死磕到底!
还有一章,正在码字之中,大概十一点左右送到,为了后面剧情需要,偶尔出现一下朱元璋。)
bình luận đoạn văn
Tính năng bình luận đoạn văn hiện đã có trên Web! Di chuyển chuột qua bất kỳ đoạn nào và nhấp vào biểu tượng để thêm nhận xét của bạn.
Ngoài ra, bạn luôn có thể tắt / bật nó trong Cài đặt.
ĐÃ NHẬN ĐƯỢ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