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青没让乾元失望。
六月二十五日,在狄青有策略地弃守吴县之后,流沙军统领段奎果然中计,率领中路军直逼柴桑城而来。
一切都在计划之中,只是可惜了吴县这个诱饵。
好在吴县原本就是流沙国土地,流沙军破城之后,并未在城中大搞破坏,只是拿一些正在那做生意的大乾商人出气。
这已经是最小代价了。
为了一鼓作气地拿下柴桑城,段奎更是紧急从左右两翼抽调了一部分兵力,让后者的兵力不足一万人。
总算是为中路军凑齐了三万精锐。
在空桑郡战场,除了主战场柴桑府,丙山府以及熊耳府也都处在对峙之中,南疆都护府在两府可是各驻扎着一个师团的兵力呢。
被抽调之后,流沙军左右两翼是断不敢攻城了。
看情况,段奎这是要孤注一掷,主动发起跟西南兵团的决战了。
段奎这么做也是有苦衷的。
随着楚王军在南禺城下吃瘪,盟军攻势受挫,作为此番大围剿之战的组织者,流沙军不得不扛起盟军进攻的大旗。
就算狄青不撤,段奎也已准备在近期发起一场大战。
在整个战局陷入僵持阶段之时,流沙军有义务站出来,以更无畏的勇气以及更大的牺牲,去为盟军打开局面。
另一方面,这一场持续月余的大战,对流沙国的后勤也造成极大的负荷。
为了凑齐前线部队的粮草物资,坐镇后方的丞相梅里奇,就差挨家挨户去搜刮百姓米缸里的大米了。
除了粮食,草药、箭矢、武器装备等等,什么都缺。
这一战,几乎将流沙国掏空了。
以一郡之地供养五万大军,本就是走钢丝,一个不好就可能崩盘。
因此,流沙军等不了了。
段奎必须在王国的战争潜力消耗殆尽之前,在战场上取得突破。因此,此番明知敌人撤的异常,他还是选择了进攻。
不进攻,迟早也是个死字。
殊不知,远在南禺城的郭嘉也正是算准了这一点,才主动建议乾元在此时发动一场决定性的反击战。
搁在刚开战时,如果狄青就这般撤军,那段奎一定会疑神疑鬼,未必就敢全线压上。
…………
翌日,
休整了小半天的流沙军,迫不及待地开始攻城。
此时驻扎在柴桑城的,只有狄青率领的西南兵团第三师团,正因为此,统率三万精锐的段奎才有破城的信心。
第一天的战斗就打得很艰苦,双方你来我往,互有死伤。
但这只是预热。
第二天,一袭戎装的乾元出现在柴桑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