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北大学,全称是临北职业大学。是除大明国立大学、明京联合大学外,第三所被教育部承认,有别于全日制的半日制大学。
它的前身,就是文明技校。
只是去年大明的教育部,开建新大学。就把各个分散的文明技校,合并到了一起。
并按照发展方向不同,进行了合理分工。
其中临北职业大学,负责培养实用性的,中低层的技术工人。
它共有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五个学科。
每个学科,又有不同的分支。
理学细分为:基础数学、自然科学。
基础数学,就和名字差不多。学的都是最为基础的加减乘除和简单的计算公式。要求不高,也没想培养成著名的数学家。只要现实生活中,不会算错账就好。
而自然科学,则是糅合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等知识的综合性学科。
它的内容有点多,但不深奥。很多时候,还相当有趣。比如‘鬼·火’的产生原因、雨水的形成过程、雷电的形成原理、空气的组成元素等基础性知识。
为的是破除愚·昧、迷·信,传播科学知识。解开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让学生们,不要相信神无所不能。
工学则细分为:基础力学、工程力学、仪器科学、材料学、建筑学、水利工程学、农业工程学、林业工程学、环境工程学。
这里面,工程学与非工程学可以分开认识,便于区分。
因为在工业这一块儿,工学所起的作用很大。
像挖矿、冶炼、勘探、测量等既需要技术,又需要人力的工作岗位,就必须要用到这些专业知识。
且现实生活中,修房子、建大坝、城市规划、开垦耕地等常见的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产活动,也需要用到这些知识。
所以教育部,对此也很重视。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这些大学都是响应教育部的号召开建的,所建立的学科,当然要按着教育部的意思来。
于是在‘临职大’五大学科中,工学独占鳌·头。
那么,排第二的,就非农学莫属了。
它旗下有作物学、园艺学、土壤学、植物病理学、畜牧养殖及兽医学、林学、水产养殖学。
大明国土辽阔,气候适宜。适合种植的农作物品种,复杂多样。而各种农作物对土壤、气候、水源等要求又不一样,所以作物学、园艺学、土壤学、植物学,很有开堂设科的必要。
且澳洲这边,干旱季明显,草场广阔,适合发展畜牧业。像后世的澳洲,就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当下大明就积极引进各种优良的牛羊马等牲畜物种,丰富大明的肉类品种,提高百姓们的生活质量。
所以畜牧养殖及兽医学,很有发展前景。
再加上大明水域面积广大,所处的地方,又大多位于热带、亚热带的近海地区。光照充足,温度适宜,有利于海洋生物的繁殖。所以渔业资源,也相当丰富。
就是和寒暖流交汇的日本北海道渔场、加拿大纽芬兰渔场、英国北海渔场,也不·逞多让。
至于林业,就更不用说了。只帝汶一座岛上的森林,就够大明用上几十年了。更别提巴布亚岛、苏门答腊岛、爪哇岛以及大明本土和新西兰岛了。
何况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
可见农业是统治稳定的基础。
以中·国古代农民起·义为例,哪次导火索,不是因为吃的问题?
古来以往的中国帝·王,都重视农业,也不是没有道理。
大明虽倡导农工商全面发展,但对农业,也是十分重视的。否则也不会对南方省和光复直辖市,投入那么多人力、物力资源,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医学则只有简单的护理学,仅教授一些简单的卫生防护、急救知识。高深一点的,只能去‘明联大’了。
毕竟医学这一块,培养的时间太长,需要的资源颇多,耗费的精力,更是难以想象。
就说教师资源。数学可以将那些会打算盘的账房伙计培养一段时间,然后让他们担任基础数学老师。力学则得益于牛顿在十七世纪发表的三大定律,而被大多数西方人所熟知。所以找人担任老师,也不算难。
工学的话,可以找很多有经验的工人传授经验,以及从英国那边挖墙角,请来做专业老师。
农学的话,也依照工学的法子。找些有经验的农牧民,以及从世界各地聘请。
而医学,仅医生大明就面临很大的缺口。根本不要想着,能将他们请来学校当老师。
且医生对学生的素质要求很高。
但临职大的学生,都是初到大明,又没有一技之长的成年新移民。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就是培养,难度也相当大。
何况‘临职大’的学科设置都在两年以下,还每天上半天课,打半天工。这样的教学模式,也只能学学简单的护理了。
最后的管理学,完全是为商业服务的。里面都是教会怎么当好一个尽职尽责的服务者,怎么让顾客感受到上帝的待遇,舍得掏钱。
由于临北大学的应用面很广,所以在每省首府,都建了分校。就连建省不久的帝汶省、新西兰省、巴布亚省,也都有‘临职大’分校呢!
虽然论专业性和师资力量,比不上‘明国大’和‘明联大’,但论名气,‘临职大’却远超前者。毕竟开得远,传得广嘛!
这也算是一种优势吧!
此时教育老大左鹏,正在临北区‘临职大’的主校区,进行深入调研。
他是这里的名誉校长,对其自然要格外关注一些。
随行的有临职大的责任校长,各个学科的负责人。领着左鹏走访了校舍、教室、运动场等学校的角角落落。
上课时,左鹏随便选了个实用实验室,现场观摩学生的学习情况。
这老师是一个185cm的白人大汉,体格一般,脸膛丰·润。
他边摆弄着机床,边大声的说着步骤。让下面的学生,跟着他一起做。
因为说话很幽默,汉话又带着一点儿特殊的口音。所以听起来,总是引人发笑。
不过这老师脾气很好,也跟着呵呵直笑,并不生气。
等大家安静下来了,又继续讲课。
若有学生碰到不懂的地方,他还走下台,当面解开学生的困惑。
以致场上的师生气氛,极为融洽。
(感谢wuyq11、hazay1987622、dsaujh、冷逸、nnerter、asdxsdsddf、武夫子的推荐票)
“这老师名叫莫兹利,英国人,乃是大明机床厂的教授级工程师。”,校长看左鹏对莫兹利的讲课方式很感兴趣,便心意通透的介绍道。
听到这话,左鹏也愣了一下。
他没想到,这人,竟是大明唯一的教授级工程师--莫兹利。
放在后世,就是大名鼎鼎的‘机床工业之父’了。
那获得的专利凭证,都能装上满满一箩筐。
要知道,大明的工程师从高到底分为教授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助理级工程师。
评定极为严格,一般人,能求个助理级工程师就不错了。
所以莫兹利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只一眼,左鹏就对莫兹利产生好感。和蔼幽默,不摆架子。平易近人,对学生又极有耐心。
本来作为教授级工程师,莫兹利应该很忙的。只是大明出了新规定,各个拿了工程师头衔的人。每星期,都必须抽出一天的时间,去大明任意一所大学当支教老师。
当然,前提是该大学提出了支教申请。
看这满满当当的学生,就知道莫兹利的课很受欢迎了。
因此作为一名非专业性教育工作者,能做到这种程度,已很优秀了。
这时,‘铃铃铃···’的下课铃声响起。
左鹏准备找莫兹利谈一谈,却不想一直有学生向他提问。
见此,左鹏也不好打扰。
但左鹏很喜欢莫兹利这种负责任的态度,所以想也没想,就拒绝了。
大概半个小时后,校长他们,都等得不耐烦了。莫兹利才不紧不慢的走出来。
“莫兹利先生!”,左鹏笑容温和的打着招呼。
莫兹利怔愣了几秒,才恢复过来。有些局促的回道:“左--左部长。”。他去过总统府几次,有幸见过左鹏,所以认得。
其实他知道左鹏等在外面,但左鹏能等这么久,耐性如此足,涵养如此高。着实让他有些意外。
“或许,我可以提一提那件事?”。他暗暗想道。眼见左鹏这样有绅士风度,他情不自禁的想起了友人的请求。
不等他说话,左鹏就先问了他有关机床的事情,制造话题。
事实上,左鹏对此并不感兴趣,也不懂。但这是莫兹利的专长,可以让他打开话匣子,拉近距离。毕竟说话也是一门艺术,身兼外交司长的左鹏,怎么不发挥自己的专长呢?
果然,一说到专业性上的事情,莫兹利就没那么拘谨。聊了几句,就说开了。
左鹏始终保持微笑,友好的听着。时而提问几句,让莫兹利知道他在听。因为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大多数人,都喜欢对方是一个善·解人意的倾听者。
所以无形中,就拉近了彼此的关系,让莫兹利对左鹏的好感倍增。
随后左鹏又讨教了一些教学上的建议。
比如学生们的学习情况,‘临职大’存在的问题。
莫兹利是个直白人,将自己的看法,全都一丝不漏的说了出来。比如在他看来,‘临职大’的学生虽都是成年移民,但还是有少数人。在机床一事上,展现出令人惊喜的天赋。再推及到其它学科,这样的人,加起来,就不少了。
因此像这样可塑性很高的人才,教育部可以进行一定的扶持和培养。
至于‘临职大’的问题,主要是集中在学科的时间安排上。
学校的制定者们,没有考虑到这些成年移民。每天除了上课,还要做工。时间紧凑,一个月下来,都不能休息一天。
这样的快节奏生活,让很多移民的精神状态,都出现问题。
所以他希望学校相关的制定者们,可以多考虑一下移民的感受。给出一定的时间,让移民们,放松心情。
左鹏耐心的听着,也说着自己的看法。并就此事,询问在场的校长和各学科负责人。
当得知不少学生,因为精神萎·靡。所以在做工时,发生很多不必要的意外。也马上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责令校长尽快就此事改进。
看到左鹏的态度,莫兹利心底更是轻松不少。便适时提出,想和左鹏单独谈谈。
对此,左鹏一口答应了下来。
这是‘临职大’的香樟小径。
平铺的鹅卵石,光滑透亮,绵延百米。
两旁种着葱葱郁郁的香樟树,乃是不久前从清国南方移植过来的。三米多高,略显瘦小。
阳光斜射下来,照在鹅卵石上,泛着耀人的精光。
嗅着清新扑鼻的香气,莫兹利有些为难的说道:“左部长,我是替一个朋友请求的。”。
“哦?!”,左鹏双眼微合,语气拖得略长。
他的反应,让莫兹利不自觉的有些紧张。不过他还是强忍着镇定,沉声道:“我的朋友请您给个机会,让他见您。”。
若不是看在都是来自英国的份上,莫兹利是万万不会承这个情,开这个口的。
“那你的朋友是?”,左鹏略显好奇的问道。
莫兹利也没犹豫,很干脆的回道;“英国驻大明大使--菲利浦!”。
自大明和英国和好如初后,英国又将菲利浦派了回来。不过先前的总督身份,是没有了。但他的领事长,却得到了晋升,变成英国驻大明的‘特命全权大使’。
想来英国是考虑到他在大明待的时间较久,相对了解大明,所以才把他派回来的吧。
至于菲利浦通过莫兹利转达见面请求的原因,左鹏也猜得出大概。
想必是英国被马来半岛苏丹国、南印度邦国、暹罗与缅甸的同时反·叛与进·攻,搅得焦头烂额!
并且很有可能猜出了是大明串·联的,所以跑来找大明兴师问罪了。
这个结果,大明也早有预料。
毕竟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大明只要做了,就一定会被发现。
何况马来半岛的苏丹国,从前是那么孱·弱。对之前的荷兰人,服服帖帖的像孙·子一样。换了一个更强势的英国,没理由变得这么桀·骜不驯!
南印度的迈索尔邦国,也被英国打得大放血,没个三五年,是恢复不了元气。而马拉塔邦国,本身就是一个联盟。内部不稳,让英国渗透成了筛子。
它们突然联合在一起发难,实在太不正常。
还有暹罗和缅甸。英国没去欺负他们,就万事大吉了。他们怎么有胆子,将手插到英国的地盘来?
英国驻印度总督,又不是傻子。看出了不同寻常,便稍稍一查,就把大明查到了。
只是大明的应对方法是不管不问,置之不理,绝不承认。
以致菲利浦自接到印度总督的命令后,就一直被左鹏拒绝见面。
现在可能被逼得急了,才通过莫兹利,转达见面请求。
ความคิดเห็นย่อย
คุณลักษณะความคิดเห็นย่อหน้าอยู่ในขณะนี้บนเว็บ! เลื่อนเมาส์ไปที่ย่อหน้าใดก็ได้แล้วคลิกไอคอนเพื่อเพิ่มความคิดเห็นของคุณ
นอกจากนี้คุณสามารถปิด / เปิดได้ตลอดเวลาในการตั้งค่า
เข้าใจแล้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