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五,畅春园,大朝会。
因万寿节将近,来京陛见的总督、巡抚、提督、总兵等外省文武大员,也都列于朝堂之上。曹颙这个正四品的六科给事中,位置已经挤到大后边。
因孟光祖一案带来的后果,就在这次朝会上显现。以往,不是什么臣子都有密折上奏权,如今康熙却有口谕下来,京中大学士、学士、九卿等,外地督抚、提督、总兵,皆可密奏。
如此一来,不管地方有什么风吹草动,康熙都能第一手知道。
要知道,这密折上奏的折子,是不经过内阁,直接送抵到御前的。
因有人“冒名”三个诚亲王出巡的缘故,康熙还专程提及自己断不会行“易服微行”之事,这样也算是防患于未然。
曹颙却是想起几百年后,那个拍了续集一,再拍续集二三的《康熙私访记》,对照着眼前,只觉得分外可笑。
他的目光,落到都察院的几位御史身上。
曹家门口的“血案”,已经过去两日。两日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已经能够使得京城茶馆里多了个谈资,也使得曹寅父子能将事情查个大概。
接下来,就看都察院。康熙皇帝吃饱了撑的,还想要借机“敲打”曹家么?
曹颙心中冷笑,真是可笑。自己可不是做“忠臣”的材料,之所以居其位、行其事,不过是按照这个社会准则,立身存世。
总算康熙没有老糊涂,都察院也没生出什么事。要不然曹颙这个科道言官,少不得也要吃吃弹劾。
曹颙的目光从都察院几位御史身上,移到宗亲一侧,最后定格在贝勒弘皙身上。
这两日弘皙贝勒风头正劲,听说昨儿康熙接见朝鲜陪臣郑载仑时,就是由弘皙作陪。
满清入关不满百年,已经是汉化得非常严重。从皇家到王府、贝勒府,到寻常的百姓家,都奉行着嫡长子继承制。
就算有律法,在分家时实行“诸子均分”,但是实际上嫡子庶子的待遇天差地别。
朝鲜李朝又是儒生治国,在他们眼里,即便皇太子被废,弘皙这位皇长孙也比其他庶出皇子更有继承权。
朝廷里有些老儒,也是如此看待。加上康熙在太子被废后,对这个皇长孙仍是亲热有加,留在宫里阿哥所,越发坐实这种传言。
却是不晓得这位弘皙小爷,与曹家有多大的恩怨,在这个时候,用不入流的手段来算计曹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