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董事长的社会朋友在江西办了个私企性质的化工厂,有七八个反应釜,已亏损多年,这产品其实是他通过社会调查后认为有市场,再通过研究人员把这信息透露给胡董寻求合作的。
这产品看似简单,实际上却并不容易合成,技术分析会上,看到结构式与质量指标后,王近之生出这样的想法。质量指标中,有单聚体与双聚体,需要控制在一定的比例是一关,最难的一关是需要用光气作原料与甘二醇进行反应,光气是国家管制的剧毒品,无法釆购,即使公安手续办下来了,生产控制要求极高,也不是一个小化工厂所能管理得了的。
只能用三光气分解,自个产生光气进行小试,看着李均森等人带着带自供氧的防毒面具在通风柜前操作,一个小时下来就满头大汗,脸红耳赤的样子,实验室的气氛顿时紧张了起来,人人如临大敌。
吴总见了直摇头说:“用三光气价格太高,将来的风险又大,还是委托光气厂通光,我们进行后处理,这样,车间的生产风险才能有效地控制。”
李均森带着两个实验员远赴江西贵溪的光气厂与对方衔接共同实验与代加工事宜,过了两周,带着样品回公司后处理。碱冼、脱色、蒸馏后,产品其它指标合格了,可色泽不合格,呈浅黄色。这是镜片的原料,一旦有色,造出的镜片透光度自然地受影响,产品是减压蒸馏出来的,真空度又很高,色泽从哪儿来呢?查了一下资料,介绍说这与光气质量有关,当煤质量差时,生成的光气里含微量的硫化物与其它杂质引起的。
“所有光气厂的光气质量都是执行国标的,我无法从指标上到别那个光气厂合适,难道我还得全国各地寻找光气厂一个个地小试?”李均森直着眼问沈博士道:“这可是与死神打交道的产品,能不能不上?”
凭心而论,这个产品与企业的基本定位不符,利润不高危险大,王近之与沈博士都认为无上的必要性,可这是公司的决定,开发部与总工办无权否决,而胡董事长的心态就是,社会上的朋友求助,拉不下脸来,能不能做都想扶一把,老大主意如此,董事会讨论的结果亳无疑问的是合作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