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灭歧视之路,依旧漫长而艰巨。”“洛杉矶时报”以此为标题,撰写了一篇专题文章。
专题之中,克里夫-罗宾森以好莱坞为起点,对这次“狂暴之路”争议事件进行了剖析。纵观历史轨迹,封建社会经历了漫长的沉淀和发展,形成了成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父系社会在这个阶段真正达到了巅峰,当代闻名虽然已经进入了资本主义阶段,但国家机器、宗教信仰、社会意识等框架却都留有封建社会的深刻烙印。
撇开其他不说,在欧洲各国里,贵族文化的遗留依旧影响着社会的各个阶层,精英文化和贵族文化所导致的阶级差异也是欧洲在发展之中必须面对的桎梏,即使是进入了二十一世纪,阶级观念依旧难以消除。关于性别的压制也是如此。
男性在社会发展之中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这也直接导致了性别发展的严重不平衡,男尊女卑的思想根深蒂固,在中世纪的欧洲,宗教为了树立绝对权威,甚至发动了魔女审判,女性的社会地位达到了绝对低谷。经历过数个世纪的发展,女性在消除性别歧视的道路上举步维艰,一直到1909年的三月八日,芝加哥女工团才第一次提出了男女平等的口号,而这一权益的真正发展却在漫长岁月沉淀之后才艰难地走到了今天这一步,许多人都认为,比起种族歧视来说,性别歧视已经基本消失了。
但经过“狂暴之路”的争议,人们才意识到,其实所谓的歧视从来没有真正消失过,漫长历史沉淀下来的价值观念通过一代一代传承下来,深入灵魂,想要扭转甚至是改变,就必须通过教育的熏陶、媒体的传播和社会的肯定,力量一点一点地汇聚起来,在年轻一代身上见证时代的变迁。
克里夫在文章之中表示,“狂暴之路”引爆的争议十分具有代表性。
好莱坞电影可以说是目前影响最为广泛的艺术手段之一,辐射范围可以覆盖全球,即使是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也可以感受到电影的力量,但好莱坞却恰恰是性别歧视的重灾区,男女演员片酬不平等,男女演员在电影中的角色分量,男女演员在剧组的话语权,尤其是男女演员的公众定位——大部分女演员都还是被广泛定义为花瓶,可以深切地感受到根深在文化血液之中的性别歧视。
今天第一更,双倍月票从昨天就开始了,按照惯例应该是持续到一月六号?还是七号?不太确定,总之,恳求书友们的双倍月票支持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