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骜在首届公映春晚上点歌,说大了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并没有必要过度解读。
因为但凡身在京城、位居文化界高层的,又或者是级别到了带“国”字的,人家都是被请去会堂里现场看春晚表演的,谁还看电视呢。
83年的电视显示效果又不好,盯着看四小时起码滴两次眼药水,没得伤了大人物的视力。
有资格点歌的,到了地方上,最多也就是省级。可年高德劭之人往往要注意影响,不敢僭越。
所以也就只有顾骜这种影响力相当于厅级、同时又不打算再混仕途的年轻人,孟浪一把,博人一笑。
仅此而已。
但这件事情,后来终究引起了不大不小的关注。
包括香江乃至外部一些文化传媒工作业者,喜欢过度解读,还以为顾骜又在内地市场拥有了什么特权。
后来在合拍片也好、引进批片方面也好,都在同等条件下愈发倾向于选择顾骜抱大腿合作。
顾骜一开始是有点懵逼的,后来发现自己其实是在这种误会中沾了点便宜,也就闷声不响不解释了。
顺其自然吧。
……
在家住了两天,年初三一大早,顾骜就带着保镖和车队,要准备去沪江开会了。
半路上,出城之前,他还会去展览宾馆捎上韩婷。
老爹和姐姐并没有远送,只是送顾骜下山,嘱咐他一路小心。
这两天,老爹在家里自己没事儿就琢磨年夜饭时顾骜对他的忠告,以及思忖复盘下属来拜年时的闲聊。
临走,他又拉着顾骜问计:
“骜骜,我想过了,咱厂子从五千人变三万人,真不能盲目扩张业务。不过,面向企业客户和军方客户的订单市场规模也就那么大了。
全亚洲的空气分离设备市场,也容不下一家三万人的厂子的——就算法液空、普莱克斯、曰本酸素统统被我们赶走,我们独霸亚洲市场,也要不了那么多人。
我琢磨着,又要往技术要求低的民品转型,又不放弃咱空气分离设备的老本行,只有搞民用、低配的制冷压缩机了。
就去年开始,国内各省好像都在开自己牌子的电冰箱厂,但我稍微摸了一下,都是一个组装厂而已,好多还买进口压缩机制冷、买进口控制板,自己生产的就是个铁皮壳子刷层漆。
咱就是搞制冷出身的,零下200度都能搞,还搞不出民用冰箱零下20度的?无非就是怎么降成本、降能耗嘛。咱往其他盲目扩张同行的供应链上游走,这样就算将来冰箱过剩了、冰箱厂倒闭了,咱制冷机厂也倒闭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