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长要你说那你必须说,不能说也得说。既然说得不好会死,话多了也得死,不如干脆地说完再死。本着死中求活的懦弱精神,苟伟决定还是说。
“厂长,我看过一本闲书,叫《商信》,里边讲企业如何去操作的实例和闲话。其中说道:
要快速改变这家企业,那就改变这家企业的工作节奏。要形成合力就改变组织,要创造绩效就给予激励。”
这就是一句废话,这话谁都会说可谁都不敢说,这是厂长的职责。更重要的是你说了万一厂长要你落实怎么办?举例说要落到行动中,实现在工厂里,你说怎么改吧?钟厂长认为很有理,能说出这样的废话至少人还不太废,端茶不说话思索着。大家也只能故做沉思状,心里把苟伟骂上几十遍:叫你显,叫你摆,待会就让你当闹钟——摆个不停。
“小伟啊,做为厂长提醒你一句行吗?你说话的时候能不能过一脑子,要不然你脑袋上长着嘴只需要吃饭就行了。
我说的是管理的事吗?
少说废话,继续说,说到点子上,说不好就滚蛋!”
厂长钟老头是听进去了,心里那个悔啊也没法说,谁知道管理学的书本摆满了自家书房说的都是理论,就是没有一本书说:你怎么做,我手把手的教。原来都在闲书《商信》上,你小子为什么毕业晚了六年呢?这不是很惹人生气嘛,生气就要骂,直到骂得我不生气为止!“老子管理想听,摩托发展设想也想听,但现在老子不想听管理,尤其不想当着一群王八蛋下属听管理,你小子要懂味。”
苟伟没有听明白,完全沉浸在自己要表达的意境中,想把自己想说的东西全倒出来,而且是带自我幻想地将闲书上的东西组织语言背出来。
“三个方法,一个是供应商与原料管理,一个是生产研发,一个是通路与营销。
供应商这块就是建立供应商渠道形成伙伴供货关系,确保原料与零配件质优价廉,每隔一段时间就要进行供应商的调整,以备用供应商的及时替代来保持供应商的活力。”
这点是对的,当然是也废话,厂里都没有采购活动了管理供应商有个鬼用,现在供应商不找着厂里逼债就不错了,咱还管理人家,这不是找死吗?这个可以听听,做就免了。钟老头处于爆发的边缘,经常打太极拳修身还是让自己将火气压下去,耐着性子听,就当今儿找着事干了,或者听了一回评书。
“生产研发这块。我觉得咱们厂应该买些世界各地,全国各地的摩托车回来,咱设计不了可以仿。
我看着国外的摩托车,别看外表威武结构复杂,其实他的支架特别的简单,基本就是三根叉一套就组合成了。
再一个就是我们生产的摩托车除了重、耗油外,更是没有一辆是标准的。
更让人不喜欢的是咱们的车很硬,颠簸久点坐车的人会很累,车一不小心还会散架。
我是这样认为的,我们的承重支撑杆除了液压柱外,在外边可以把一个弹簧变成两个弹簧,一个拉力大点一个拉力小一点,小的放上边大的放下边。这样就会在行驶的过程中变得很平稳。”
苟伟赶紧一捂嘴不想继续往下说,这可是吃饭的家什。一不小心就把自己修车的秘诀给漏了出来,以前经常这么干,一个原装弹簧换成两个仿制品,摩托车坐着特舒服。但也把后边修车的师傅害惨了,以为是弹簧断了,再换一个,要么变软人坐上去弹得满天飞,要么变硬巅得受不了。
李工想了想,扶着那高度眼镜像看鬼一样看着苟伟,这种方法也可以有,这不是开玩笑嘛?难道是高手在民间!
“口臭啊,老子们不怕,把你那手拿开继续说!”
钟老头边骂边迫边鼓励。
“我,我建议厂里边可以生产一款简单得一个支架加个100的发动机,再加两个轮子,外带简单两速的摩托。简单还实用,价格也不贵,应该挺好卖的!”
苟伟牛吹多了也就不用将心提到嗓子眼把喉咙给堵了,越说越顺,越说越大胆,倒真把自个儿当厂长了。老钟头一边点头一边观察厂里一班人,就是不表态说好或者不好!没有搭话也没人接腔,苟伟只好继续往下讲。
“咱厂里的生产设备可能要换一下,零配件太笨太重了,我修车的时候最怕修我们厂的车了,就不是一个标准的。每台车规格虽名称一样,但规格真不一样,同一批次的摩托上的零件都不通用。
社会上不是在讲精细化管理吗?我觉得精细化管理就是将单位往小里缩几个单位,比如说时间要求从小时变成分钟秒钟;将距离从毫米变成纳米微米;将数量计到几个小数点后,什么都讲个数据分析就是精细化了。咱们的标准太宽,宽得没有一个零件是相同的,不是大就是小。
我建议咱们厂一是工具上能进行校准。再一个就是建立标准模具,每个生产的零件先在标准模具上过一下,能过就合格不能过就不合格。
比如支架,我在铁板上焊上槽口和螺杆,能顺利放进去的就合格,不能就不合格。这样检测除了快以外还符合标准。”
苟伟正说到兴头上,口水四溅的想继续讲,却被厂长老头无情的打断。
“小伟这方法不错,很不错。我们先练好内功,把产品质量搞上去,搞得符合人们的口味,这才是第一位的。我看小伟技术不错,还很有想法,是个适合搞科研的。文化也是中专,算是难得人才了,是人才咱就要重视,去给李工当助手吧!”
小苟变成小伟,苟伟很高兴。给总工当助手苟伟更高兴,差点又要拍胸脯做保证,只是没有注意到办公室内氛围有变,都像看猴一样看着。
安排好苟伟的下步工作,厂长钟老头似乎想起做为一个领导者在大会上进行人事变动之前是不是要与当事人通个气,但自己又没有这习惯,随意的问出一句:
“小伟,说说!”
Komentar Paragraf
Fitur komentar paragraf sekarang ada di Web! Arahkan kursor ke atas paragraf apa pun dan klik ikon untuk menambahkan komentar Anda.
Selain itu, Anda selalu dapat menonaktifkannya atau mengaktifkannya di Pengaturan.
MENGER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