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峰有些被陈耕和王大志给说服了:没错,中型战术运输机之所以不约而同的选择使用四台涡轮螺旋桨发动机作为动力,是受限于当时的时代的,但现在时代不一样了,没有必要非得死死的守着涡轮螺旋桨发动机不放,使用涡扇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不过虽然如此,他还是有些顾虑:“话是这么说没错,但中型运输机是有在非铺装跑道上起降的要求的,涡桨发动机还好说,涡扇发动机……”
刘晓峰的话还没说完,王大志就笑了:“不管是米军的C-17还是苏联的伊尔-76都具备在非铺装的野战机场起降的能力吧?”
刘晓峰愣了一下,也自嘲的笑了:是了,思维习惯真是害死人,自己竟然把这个给忘记了。
在我们习惯认知当中,C-5和安-124这种级别的战略运输机负责将作战物资运送到枢纽机场,承担着“从枢纽到枢纽”的运输任务,而C-141、C-17以及伊尔-76这类大型运输机则承担着将物资从枢纽机场运送到到战区后方机场的运输任务,再借下来,则是由C-130、安-12这类中型战术运输机将作战物资从战区后方机场运送到前线机场,这是典型的三级空运模式。
之所以在前线的非铺装跑道使用涡轮轮螺旋桨发动机,除了前面的那些原因之外,其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非铺装跑道上面杂物太多,很有可能被吸入发动机进而损坏发动机,而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就没有这样的问题了,涡轮螺旋桨的发动机进去口很小,很容易就能够加装空气过滤装置,不像是涡扇发动机,整个正面都是进气口,怎么加装空气过滤装置?
但随着技术的进步,传动的三级模式正在逐渐被简化,人们的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C-17和伊尔-76这类大型运输机正逐渐同时具备了战略运输和战役运输的能力,既可以承担C-5、安-124这类战略运输机的运送任务,也可以承担C-130、安-12这类战术运输机的运输任务,既可以在铺装跑道上起降,也可以在前线的非铺装土质跑道上起降,那么问题来了……
C-17和伊尔-76使用的发动机是什么发动机?
不都是涡扇发动机么。
既然C-17和伊尔-76这类大型运输机在非铺装跑道上使用涡扇发动机都没问题,怎么战术运输机在非铺装跑道上使用涡扇发动机就不行了?
归根到底一句话:惯性思维害死人!
咦?
不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