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求推荐票,求月票!
《嫌疑人》电影宫放映厅外,许多人顶着太阳,汗流浃背地排着队,这里边亚裔居多,不乏一些东瀛、高丽和港岛、湾湾的媒体,同时也有一些其他国家的影评人、记者和各地电影片商。
戛纳在外人眼中是颁奖典礼,在行内则是世界上最大的片商交易展会。
5月,全世界的片商都汇聚在此,淘那些让人眼前一亮的电影。
吴孝祖不是无名之辈,甚至在法国,他小有名气。
张国栄、梅艳邡在国外虽然名气有限,但依旧也有一定的影响力。尤其是这部电影在亚洲的成功,也让许多其他地区的片商看到了利润。
“John Woo是东方值得关注的一个新兴电影人,他去年在戛纳上映的那部《Dying is as natural as living》让人眼前一亮!”一位拿着粉色媒体证的影评人对着旁边的同伴说,“我对他这部《The Suspect》非常有兴趣!”
“没错伙计,这位导演的风格有着黑暗的一面,他习惯探讨宿命和选择的关系。这几场电影看下来,很少能够看到这样让人耳目一新的作品!希望这位John Woo不要让我失望!”同伴也朝着工作人员展示了一下自己的小粉红。
两人在无数排队,等候观影的人羡慕和嫉妒的眼神中,轻松的走进了放映厅。
“法克!”
一个美国记者擦了擦汗,嫌弃的看了看自己的蓝证,忍不住啐了一口,“这该死的媒体证件分级制度!我真想踢爆这些法国佬的屁股!没有我们报道,谁能知道戛纳?”
“嘿,伙计,你说得对,我支持你!”
旁边有腐国的同行笑着趁机插队,“不过,没有我们在外边排队,显示出人气爆棚,如何能维持戛纳世界电影最高殿堂的金字招牌?鬼知道这些放映厅是不是空余!”
戛纳这种‘饥饿营销’绝对让大多数的媒体、影迷深恶痛绝。有的时候,明明里边已经满了,但是依旧不予说明,让外边几百人依旧傻傻苦等。
不然怎么才能照出那种就算电影再烂、电影宫门口也挤满了焦躁人群的、显得戛纳人气爆棚的头版头条照片呢?
“谢特!排好队!”
美国记者一把拦住自己的英国表兄,恶狠狠道,“这里要讲规矩!”
“好吧!”
英国记者看了看这个壮硕的美国红脖子,耸耸肩,老老实实的排队。
之所以出现排队现象,主要是‘臭名昭著’的媒体证件分级制。
证件从高到低,分为白-粉-蓝-黄。
大章不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