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这真要求一下明天的月票和推荐票了!
“1”
“2”
“3”
“Action——”
小鲜肉叶玮信潇洒一打板。
滑轨、升降机上潘恒昇、敖志君两人交叉倒V取景。邱立涛则紧张的看着场内的“龙套”。
群像戏。
油画滚轴式的铺设陈列。
好似纽约大都会伦勃朗展区那个L形拐角,一幅一幅的走过,横移式的构图。一路望过去,一幅幅图像诉说着历史。
摄影上,运动镜头无外乎推、拉、摇、移、跟、甩,就好像做饭无外乎煎炒烹炸,但做出的味道却不尽相同。
吴孝祖很少用这种横移镜头。
他比较喜欢解刨故事结构、光线、时间与空间。整部电影的仪式感会很奇妙。人眼本身的观影习惯是立体向,横移卷轴的镜头如果使用不好,会给人很单调的感觉。
所以,你再看公路片的时候,镜头一镜下来的横移中会很巧妙的用蒙太奇手法展现车内与车外空间的联系性,让观众不至于跳戏。
但。
横移镜头并非毫无可取。
群像展现(并非群戏镜头)中,横移的大广角长镜头就非常实用。观众跟随着镜头,注意力慢慢来缓慢转移,这样能够让画面更有沉重感。
场面调度上,苏联的电影非常喜欢用横移长镜头掠过的方式来展现。北望神州的主旋律电影也很喜欢这种镜头调度。
所以大家就该明白了,横移镜头对于群像展现会很充分,但拍摄中会略显古板和单调。
恰好。
《嫌疑人》这场戏就是张国栄佝偻着身子,缓慢步行路过天桥下的戏份。这场戏中,庸庸碌碌的小摊贩、浪费生命的流浪汉、麻木毫无生命力的乞丐、脏水中混吃等死的病患……这场群像在整部电影中算是很有力量的展现。
这种力量,不是歇斯底里,不是冲突爆发。
压抑、麻木、重复、冷调,就像是大提琴低沉的声音,故事里,这本就是一场对现实与梦想的控诉。
张国栄扮演的石神与他眼中的这些浪费时间的“时钟”一样过活的人,没什么区别。
《嫌疑人》的主题是爱情,表现手法则是本格推理,但,立意升华自然是现代人对现实的迷茫与理想的缺失。
冷眼旁观是如今港岛民众的普通思维。
吴孝祖不想唤醒什么,这也不是他这种二五仔需要承担的责任。他从没想过背负什么,艺术与责任留给大师。他只是一个自认为还有所为的电影人。
前一世,随着人民自我性的觉醒和键盘侠的自我修养,实际上第五代、第六代导演一直备受诟病。
某病患作者的老婆翻看某些小没良心的读者们评论留言,笑到让某病患作者怀疑人生。趁着不输液,用手机按出这章。陆陆续续按了好几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