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élécharger l’application
22.16% 雄起澳洲 / Chapter 115: 第一百三十九章 访清(六)--烽火

Chapitre 115: 第一百三十九章 访清(六)--烽火

‘英使北上,恐不利于大明。望便宜行事,万勿清英结盟。’,字迹浑厚,苍劲有力。硬笔书法,新颖别致。虽只有寥寥四句话,却言简意赅。

  为了提高大明的识字率,教育部在一开始,就推行华语拼音和简体华文。事实证明,简体虽在美观上比不上繁体。但在普及教育,提高识字率上,有极大的优势。

  所以大明境内,用的都是简体华文。这和清国,有很大的差别。

  看到落款是南峰,他更是有些惊讶。因为一般时候,都是情报司或海军部给他发送指令,这内阁大臣、南洋总督给他下达命令,还是头一次。

  显然,南峰对英使访清,仍抱有极大的警惕之心。否则不会在廖青的劝慰下,仍然让王春风密切关注此事。

  只是这信上的说法,令王春风有些犯难。‘便宜行事,万勿清英结盟。’,这是要做到那种程度,才叫便宜行事呢?何况他对英使北上的事,一点都不了解。因此一头雾水的他,根本不知道怎么应对。

  自第一任骷·髅王欧子文卸任,他就成功接过金煞海盗团的领导权,成为第二任骷·髅王。同时也更深刻的体会到,大明对金煞海盗团的作用。

  他明白,若不是大明提供的火炮火枪,以及稍稍改造的木壳船,他们很难在东海、黄海横行无忌。哪里像现在,占据了济州岛,朝鲜还不敢吭声。

  所谓‘身在其位,必谋其政。’,他既然坐上了骷髅王的位子,那就得努力壮大金煞海盗团的势力。成为大明藏在黑暗下的尖·刀!

  当需要时,为大明斩除胆敢挡路的敌人!也算是报答大明的支持!

  现在,就是报答的时候了。

  正当他想着这些时,一道人影突然兴冲冲的从门外跑进来。大喊道:“义父!义父!莫伯父回来了!”。

  这是一个皮肤微黑的青年人,留着大明常见的短发,穿着大明常穿的短衫裤衩,脚上还穿了双新式拖鞋。不过他不是穿越者,而是正宗的清国人。

  名为郑一,原是郑氏余脉。当初郑芝龙入台反·清复明后,这些郑氏余脉和一些有相同志向的海商、海盗,没有迁往台·湾,反而逃到了北部湾一带。

  发展到今天,郑氏又出了郑七这位厉害的海盗。先前接受西山朝的官职,现在成了金煞海盗团第一外遣队的队长。

  而郑一,则是郑七的从弟。此时的他只有二十岁,名声不显。但在郑七死后,他就抢到了郑七在海盗中的领导权,名声大·噪。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由于大明强势崛起,称·霸南洋。又是华人立国,通行华语。所以很多东南亚的华人子弟,都去大明求学。郑一也去大明学了几年,不仅见识大涨,穿着打扮上,也都向大明看齐。

  再加上五月的济州岛,已稍显闷热,他便穿得比较清爽随意了。

  此时王春风心里正烦着,郑一陡然闯进来,立时心生不快,沉声道:“一儿,回来就回来了,何必这么毛毛躁·躁。大明的师傅教你那么多本事,难道就忘了教你知礼吗?”。

  他只有三个女儿,所以很想有个儿子。但年近半百,他也自知没戏了。后来偶然有一次见郑七时,发现跟在旁边的郑一聪明伶俐,头脑灵活,便生起了爱才之心。

  于是郑一就顺理成章的成了他的义子。

  紧随而来的朝鲜婢女听到王春风的话,连忙吓得跪地告饶。

  郑一见此,心生不忍道:“义父!你别怪她了!孩儿要强闯进来的,她这弱女子,也拦不住啊。”。

  那朝鲜婢女,瞬时神情一松。感激的看着郑一,眼里都闪着泪花。

  王春风还是很疼惜郑一这个义子的,也不是真的怪他失礼,便让婢女退了下去。

  待吱呀一声,房门合上。王春风才点点头,让他说话。

  郑一立即走近一点,回道:“义父,莫官扶伯父在两广海域碰到了硬茬子,毁了两艘船。已派信使过来跟您禀告了。”。

  一听毁了两艘船,王春风也吃了一惊。除了恶劣的暴风雨外,很少有别的势力能毁了金煞海盗团的船。尤其是在东海、黄海的澡盆子里。

  因此他讶然出声道:“难道是清国水师所为?”。说这话时,他的声音冷到了极点。毕竟金煞海盗团入驻这片海域时,曾把嚣·张的清国水师,打得满头是包。有鉴于不想事态扩大,所以金煞海盗团适可而止,并没乘胜追击。

  如今有金煞海盗团在的地方,清国水师都躲得远远的,像极了老鼠见了猫。但如果这事真是清国水师所为,那他这次就不介意将事态闹大了。

  郑一摇了摇头,皱眉道:“据信使禀告,不是清国水师所为,而是黄头发的西洋人,好像叫英什么利···”。

  王春风瞬时想到了什么,惊声道:“英吉利?”。

  “是!就是劳什子英吉利!我在大明求学时,老师还说这英吉利是海上第一强国。就是大明,十年内也赶之不及。”,郑一被王春风提醒,马上回想起了老师的话。

  忙将信使唤进来,细细询问。王春风已敢肯定,这遇到的英吉利船队,一定是英国使船。

  这下倒好!有莫官扶和英吉利交手,他也摸·清了对方的实力。再对症下药,也有把握了。

  正离开定海,顺路北上的马戈尔尼等人。还不知道,船队又被金煞海盗团盯上了。

  而在清国以西,黔东北、湘西、川东三省交界之地的苗族聚集地,正烽火连天,战事不休。

  从乾隆六十年正月,也就是1795年阳历二月间,贵州松桃,湖南永绥、凤凰、乾州,就爆发了声势浩大的苗·民起义。

  领导者有石柳邓、石三保、吴八月、吴半生等人。他们在白莲教的刻意宣传下,反清求存。并提出了‘穷苦人跟我走,大户官吏我不饶’的口号,使得各地穷苦的苗、汉、土家族百姓,纷纷响应,雀跃的加入了起·义军的队伍。

  清国闻讯,调遣了云贵总督福康安,四川总督和琳、湖广总督福宁三员大将,统率七省兵力,十余万人,分路镇压。

  在此之际,湖南乾州厅。因为一个人的到来,让起义军首领纷纷赶到原府衙治所,听从教诲。

  (感谢喜欢吹牛的枪、天地闲人、秦时汉觞、秦汉唐明、hqf的推荐票)


Chapitre 116: 第一百四十章 白莲教(二)--无上老·祖

“真空家乡,无生父母,现在如来,大明我至!”,一个道士打扮的中年人,在大堂外面的空地上,念念有词。并摆上香案,朝着大明所在的南方,结结实实的叩了三个响头。

  他便是白莲教的新教主--江夏。祖上是湖北江夏人,但在乾隆初年,就随船私逃到南洋谋生。等他出生时,家父有感于故土怀乡之情,便给他起名江夏。

  后来大明广招移民,他便跟着大多数人去了。然后因为一些琐事,犯下了命案。恰逢情报司初建,他便被动的成了受训特工。

  历经艰险,吃尽万苦,他终于活了下来,并成为大明唯一的杰出特工--刺刀。

  因为清国是大明重要的移民地,有众多同宗同源的华人,所以必须有人回来了解局势,搜集情报。顺带着,帮助移民出海。

  于是,就把他派了回来。

  这几年,萨琳娜、李洛等不如他的特工,都立功不断,获得情报司的连连佳赏。而他这个最顶尖的特工,却像石沉大海了一样,了无音信。

  面对这种被人忽视的局面,他心里也是憋了一口气的。

  但他并没有心生怨念!因为他知道,大明如此重视清国,是为了有一天,驱除满清鞑·子,重震汉人江山。他能早一步扎根清国,发展势力。在日后,也能先一步立下大功。

  经过近三年的经营,他也终于有所成就。不但在川、陕、甘,鄂、豫、皖,湘、桂、黔广招教徒,还派出不少人,进入清国各个封疆大吏、王公贵族的府邸,收集情报。

  像这苗民起义,头领们,几乎都是他的教徒。只是在虔诚心上,有高低之差而已。

  此时在他身后,各个起义军的首领,都一脸敬畏的看着他。双眼中,既有无以言表的崇敬,也有掩饰不住的恐惧。

  这是因为江夏的预言极准!有时候,都让人怀疑,他到底是不是人?

  比如,他预言到了‘六省教案’爆发的准确时间、牵连人数,以及谁活谁死。使得之前一直不听令的白莲教支派收元教,诚心归服。并在女教首王聪儿的带领下,奉江夏为无上老祖。

  还有现在的苗民起义,他也事先预言到了。清廷派兵镇压的将军及兵力,也都在起义之前,尽数预知。

  更别说湖广等地的水旱之灾,全是一个预言一个准。

  这种通天地,知鬼神的能力,就是在科学发达的后世,都能引得不少人信服。何况是当下?

  只是忌惮清国对私下传教的敌视,白莲教一直不敢大肆发展。否则势力绝对会超出九省。

  当然,除了预言的事情是真的,其他的都是假的!包括江夏的身份、容貌,还有通天彻地的能力,都是假的!作为一名特工,他所做的,就是服从情报司的命令,完成任务。

  而这预言,只是情报司按计划让他执行的任务罢了。那上面的内容,照着念就好,连思考的功夫都省了。

  尽管他自己也非常惊讶情报司未卜先知的能力,但他想想,又觉得顺理成章。毕竟在大明本土的土著人中,有一个传言。说大明的建立者们,是驾着巨蛇和飞鸟降临人世间的神灵使者,为的是建造人间天堂。

  所有心怀大明,心诚至善的人,都可以加入大明,共建这座人间天堂。死后,就可以在自己建造的天堂里,享尽极乐。

  尽管大明官方,极力的驳斥了这种迷·信说法。但在移民内部,都或多或少的相信这种传言。毕竟大明的生活充实而又满足,人们安详而又快乐,统治者们亲民而又爱民。

  虽不似天堂那样,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但在现实社会里,只要努力,很多东西,还是能拥有的。可以说,世界上再也找不出大明这么好的国家了。

  所以他这个无上老祖,也对这种传言深信不疑。

  在他神游天外时,一众起义军首领跪拜在地,山呼十六字真言。每个人的脸上,都虔诚至极!反正不管信与不信,这姿态都要做足了。万一被人看出一丁点不诚之心,那后果,就严重了!

  再联想到教主可怕的预言能力,他们一个个都表现得规规矩矩的。哪有起义时的凶·悍与狠·厉!

  当叩拜完后,一妙龄女子率先支起身子。她的头发盘在脑后,穿着墨绿色的衣衫,柳眉倒竖,俏脸紧绷,自透着一股干练的英气。

  正是收元教的教首--王聪儿!

  只见她面色肃然的朗声道:“诵《大明真·经》!”。在全场静寂的氛围下,声音又响又亮。

  并带头唱道:“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们!

  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大明而斗-争!

  满清-王朝-覆灭在即,是该发出我们的怒火!

  ···

  前进!为了美好的明天前进!

  前进,为了昌盛的大明前进!”。

  这是后世《国际歌》与《义勇军进行曲》的糅合版。被江夏奉为白莲教的镇教之典!诵唱起来,极具鼓动性和感染力。如果有穿越者在这里,肯定会觉得不伦不类。

  但在场的都是信服江夏的教徒,只要教会让唱了,那就跟着唱便是。没人觉得奇怪,也没人敢提出质·疑。

  一曲毕了,王聪儿再次跪伏,神色恭谨道:“有请教主赐下福祉。”。

  其他人见状,也跟着山呼。

  做教主的日子也不短了,江夏适时的摆出一副神棍的姿态。在两位道童的搀扶下,悠悠起身。然后步履轻缓的登上早就搭好的高台。

  紧接着,数位道童小心翼翼的上场,端来清水、柳条、福袋、吊坠等物,静静的呈在江夏面前。

  眼见时候差不多了,江夏便再次神神叨叨的念了一遍咒·语。

  话音刚落,就速度极快的拾起柳条,对着清水轻轻一扫。

  瞬时,滴水成冰。

  感受着砸在头顶的冰渣子,众人惊呼神迹!又呼啦啦的,跪倒一大片。

  其实这柳条上是沾染了硝石,化学名是硝酸钙。当它溶解于水时,会骤然吸热,温度降低。致使清水迅速结冰。

  不过这么简单的道理,清国很少有人知道。


Load failed, please RETRY

Cadeaux

Cadeau -- Cadeau reçu

    État de l’alimentation hebdomadaire

    Chapitres de déverrouillage par lots

    Table des matières

    Options d'affichage

    Arrière-plan

    Police

    Taille

    Commentaires sur les chapitres

    Écrire un avis État de lecture: C115
    Échec de la publication. Veuillez réessayer
    • Qualité de l’écriture
    • Stabilité des mises à jour
    • Développement de l’histoire
    • Conception des personnages
    • Contexte du monde

    Le score total 0.0

    Avis posté avec succès ! Lire plus d’avis
    Votez avec Power Stone
    Rank 200+ Classement de puissance
    Stone 0 Pierre de Pouvoir
    signaler du contenu inapproprié
    Astuce d’erreur

    Signaler un abus

    Commentaires de paragraphe

    Connectez-vous

    tip Commentaire de paragraphe

    La fonction de commentaire de paragraphe est maintenant disponible sur le Web ! Déplacez la souris sur n’importe quel paragraphe et cliquez sur l’icône pour ajouter votre commentaire.

    De plus, vous pouvez toujours l’activer/désactiver dans les paramètres.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