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0年代早期开始,微处理器性能的提升就基本上遵循着IT界着名的摩尔定律。每18个月,CPU的计算能力就会翻番。龙腾科技公司处于500纳米工艺水平,而英特尔处于350纳米工艺水平。按照摩尔定律,那就意味着龙腾科技工艺水平比英特尔落后18个月。
龙腾科技公司工艺水平比不过英特尔,只能和AMD处于一个水准,所以,一颗龙腾科技公司芯片上集成的晶体管肯定比不过英特尔。关于半导体工艺水平的发展这和国家以及社会工业基础、科学积累有很大关系,张毕玄虽然满脑子的各种设计图,但对于让整个社会的工业基础一下子超过美国这么逆天的事情还是有心无力的。
想想,84年日本是多么得意的号称他们正在研究第五代计算机,那是一种具有人工智能的计算机!不过,如此逆天的事情,根本不符合当时他们国家的科技水平,所以就算集中全日本的科技精英,耗费数以千亿美圆的资金还是宣告失败。不过,虽然失败了,但整个计划遗留下的成果却是丰厚的,使得日本在精密电子行业出现大批领先的技术,以及培养出大量的科技人才,这使得参与研究第五代计算机的日本各大公司都受益数十年。
从八十年代中期到现在,传统的RISC芯片突然流行起来,当然那是指在高端流行。而个人计算机还是以英特尔的X86架构芯片给主流。
英特尔虽然号称是CISC芯片,但也开始吸收RISC芯片设计理念,许多工程师也崇尚精简设计。
几天奋斗,张毕玄成功把脑中的芯片设计方案给系统性的记录下来。并且,在一些工程师的帮助下,生产了几块龙腾宝贝1处理器芯片。
之后,开始用各种仪器检测CPU的实际性能。
张毕玄设计的“宝贝1”处理器说穿了也没什么希奇,也是采用X86架构的微型处理器,和英特尔的各类标准兼容,也和英特尔一样在CISC复杂指令集运算基础上吸收了RISC精简指令集运算的优点设计的。而且,虽然张毕玄设计的芯片符合X86架构,实际上却比用最传统RISC理念设计的芯片还要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