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这第一台的产业化石墨烯过柱设备,钟每文费心了心血,每一根管道,每一个仪表,每一个阀门细细地布置过去,最难的还是连动自控,信号源是与快速液相的输出相连的,钟副总以前搞的是工艺设计,而不是设备设计,加上快速液相属分析仪器,都说隔行如隔山,把它们联在一起进行联动控制,其难度不下于两座大山之间架起一座索桥。经过改进,与原中试设备相比,增加了快速自动进样,管道内混和,快速流动相切换,双组分洗脱相自动调节等等功能。
“我们的百万富翁发财梦就靠你来实现了,加油!”用及地孕酮底脚料进行试车前,誓师大会上,王近之再一次为大家鼓劲。
何小兵再次带着开发部技术员宋伟朋、李赣新、江文涛等冲到第一线,二天下来,得出的参数极为喜人,每天可以处理主峰含量只有42%的产品三百多千克,得到成品一百多千克,连与主峰极接近的相关杂质H也被彻底的分离,产业化放大取得了成功,现在,是时候推向市场了。
曾德云进来报喜说:“我向大家汇报一个好消息,我们的石墨烯颗粒又增加了一个新品种,以后,水溶性的产品也可用它分离,并且用水作洗脱剂就行。”
技术上有共通性,树脂、硅胶与石墨稀颗粒,只要母体上接了类似基团,分离性能就比较接近,就是根据这个指导原则,王近之与曾德云查到了很多改性树脂与改性硅胶的技术资料,列出一张排序表,按计划一个个地合成中。
跌倒了爬起即可,但一个人不能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上次企业危机就是因企业无知识产权引起的,血的教训,这次不能犯同样错误,一听曾德云的汇报,王近之立即想起这惨痛的往事,说:“立即启动专利申报程序,走快速通道,多化些钱无所谓。”
产品出来了,一套分离设备得六百多万,与树脂或硅胶柱类似的设备相比,价格低了一半,可树脂是用了几十年的成熟技术,硅胶虽是近十年才推广的,可作为液相色谱的填料,历史更长,大家对它的原理与信任度很高,突然冒出个改性石墨烯颗粒,算根什么葱?性能虽好,谁知你是自吹自擂还是实实在在,要想走向市场,还有一个取信于人的过程,云近制药设备向人家推销时,对方第一句话就是,谁家用过你们产品了?第一个尝试,这风险谁也不敢冒,二个月下来,尽管对它表示兴趣的公司很多,订单一张也没。
“我垫资五台设备,放心发给人家,用后三个月付款。”五台设备成本得二千多万呢,柯总也真是豁出去了,又一次自掏腰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