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最要紧的就是要有自知之明,刘协很清楚自己是块什么料,后世流水线教育制度下的产物,借着知识大爆炸的机缘,对许多事情一知半解,但具体该如何做,刘协就要抓瞎。
论治国,刘协比不上荀彧;论谋算,贾诩一只手就能耍的刘协团团转;论奇思妙想,刘协更是拍马也赶不上有在后世有三国发明家之称的马均,而这只是文这一方面。至于武的方面,论个人武功,能够胜过刘协的数不胜数,那些自小便接受名家指点,勤学苦练的猛男们,又岂是刘协这个跟随童渊学习了几年枪法的人就可以相提并论的。而论排兵布阵,战场指挥,刘协虽然在来了这边以后也读过几本兵书,但真要上了战场,纸上谈兵那是会害死人的。
好在刘协有自知之明,清楚自己的缺点在哪。而他唯一的优势,那就是他是大汉天子,代表着汉室的正统。许多人想要实现自身梦想的希望,全都寄托在他的身上。汉室如今虽然势微,但数百年的统治,早已深入民心,许多人并不希望看到大汉朝就此沉沦。像荀彧、赵云这种人才中的人才,精英中的精英,会选择投效朝廷并不是因为刘协身具王者之风,王八之气一放,他们便纳头就拜。只不过是刘协的运气好,他的身份代表了汉室的正统,要是刘协并不代表汉室正统,换个阿猫阿狗,荀彧、赵云等人开始也会选择投效,但若日后发觉所投效的人并不值得投效,他们也是会选择离开。
凭良心讲,刘协做的还算不错。因为有自知之明,刘协没有选择大权独揽,而是选择了放权。除了兵权紧抓在手,其他的权力,刘协都交给了别人负责。从目前来看,朝廷的实力蒸蒸日上,大汉的威望也在逐渐恢复,虽然还有诸侯割据的存在,但朝廷也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提心吊胆。哪怕是出现最坏的情况,朝廷也有能力去平定诸侯的反抗,既然这样,那些心向大汉的有识之士自然纷纷奔赴关中,于公于私都不是什么不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