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求收藏、推荐票,拜托拜托!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谢谢了!)
郑经抵达福建,耿精忠亲自迎接,两人也还算初次见面。耿精忠没准备让郑氏子弟在福建安家落户,而是准备将他们送去金陵。江南富饶天下尽知,郑家到江南也还可以安稳的做自己的富家翁,至于做什么耿精忠也就不管了。郑氏的水师基本上可以说已经是全军覆没,剩下的百余艘战船也都姓了耿。
在浙北的施琅,由于郑经的一份亲笔信送到,也率部来降。浙北这两年虽说被施琅经营的不怎么样,但是底子在那儿呢,施琅麾下兵马也发展到了四万。虽然这四万兵马耿精忠并不太在意,但是好歹是一份助力。现在没工夫去改编这支军队,耿精忠也没将施琅麾下这支兵马拆解开来,给予了施琅充分的信任。
只是将这四支兵马编为二十三至二十六四个师,挂着这个名头,军官还是原来的军官,总的统帅司令员还是施琅本人,挂中将军衔。这哈斯第一个投降过来就荣登如此高位的将领。
另外,从台湾过来的郑氏军事陈永华,一到福建便受到了耿精忠的热烈欢迎,亲自接见,晚上秉烛夜谈了许久,第二天,耿精忠便宣布陈永华为马尾军副总参谋长,总参谋长当然还是李光地。大战在即,虽然陈永华也擅长内政,但是这时候还是先对付眼前即将到来的与吴三桂之间的大战。
实际上,现在不仅是耿精忠在不停的调兵遣将,吴三桂也同样是。清廷的残兵在山西以及更北的区域也翻腾不出多大的浪花来了,现在的天下就要在耿、吴两家决出胜负。
实际上,现在的局势还是耿精忠要好一些,马尾军整体兵力完全不比吴三桂的兵马少了,这是在加上了收编郑氏兵马之后的。另外,耿精忠要比吴三桂更有钱,物资更丰富,打仗,更经得起消耗。此外还有重要的一点,由于山东孔家的归附,天下读书人大多站在了耿精忠这边,现在马尾军所控制的地方上是一片宁静,地方士绅也相当的配合。
而吴三桂那边,很多地方的士绅就很是消极怠工了,名面上这当然是吴三桂的地盘,但是下面处处阳奉阴违,事情拖沓,办事效率底下。从这些方面分析,耿精忠对即将到来的战争更加的有信心。
是时候亮出马尾军锋利的爪牙了!
马尾军犀利的步枪、步兵炮,严格的军纪,整齐的军容,使得马尾军老部队有着无与伦比的进攻能力。装备齐全的陆军足足十二万,光是这些,耿精忠就有信心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吴三桂的兵马撕得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