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更求月票,求订阅,求打赏)
“你不该放他们走的,他们一走,你又是送吃的又是送战马,别人见了也会心动,咱们一路带他们千里归来,难道是就是为了回来之后各奔东西?”
李碧又在给李破上课,说的也不无道理。
这一千多人,虽非百战之士,但就算普普通通的农家小子,走这一趟下来,也能被辽东的风霜雨雪磨练出锋芒来,何况这些人都是正经的军人了。
可以说,这是他们从辽东带回来的最大一笔财富。
按照李碧的意思,管你什么地方来的,都要带回马邑去,一个也都不能少了,养上一些时候,马邑就能多出一支劲旅来。
当然,要是征伐高句丽之前,李碧还得掂量掂量,马邑军中一旦多出这许多兵卒来,会不会让人参劾,私设部曲什么的。
但现在就不用担心这个了,三十多万大军覆没于辽东,朝堂上下,各大卫府,定然都是焦头烂额。
不过山东河北这样的地方,就说河南,关西等处,随之也都要补齐兵员之缺损,趁机扩军者,也定然是比比皆是,马邑这里又是边塞之地,也就更是理所当然了。
这波行情,朝廷阻不住,说不定啊,经此一战,文帝时颁下的诸多军制,就此崩坏也说不定呢。
总之,李破放走了这十几个人,接下来又陆续离开了一些,让李碧很是心疼。
可见,之前跟旅帅们说的那些,都是场面话,但有谁想率部离去,她随后必然要劝上一劝,若还不成,那她也不介意,杀上几个领头的,强把人都留下来。
这就是典型的门阀子弟的想法,也是天下动乱至今的根源之一。
不过李破的回答也很干脆,“咱们出来一年多了,众人归乡心切,没什么奇怪的……”
李碧在旁边斜眼瞪着,显然不相信他说的每一个字,就差直说,你这厮又来胡说八道了。
李破撇了撇嘴,换了个说法,“好吧,我想啊,山东河北可能要乱起来了,咱们走的时候,就听了不少传闻,到了这会儿,估计只会更乱。”
“这消息早晚要传来马邑,到时候就算成军,也要军心动摇,这些山东人,河北人,可都有父母兄弟呢,与其那时麻烦,不如这会就痛快的放人离开,让他们回去看一看。”
“有些人就不用指望了,但有些人,必然会回来马邑,除了能让咱们听听这,嘿嘿,这天下大势之外,也能让其他人心安,您说是不是?”
这个回答,更为模糊,但在李碧听来,却真实了许多,也勉强算是可以接受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