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起的营帐之中,盘腿端坐着一百多号人,张立也赫然在座。
韩变站在新兵们的对面,他的身后,是一块很大的竖起的木板,木板上面固定好了一张很粗糙的白色葛布。
如今正是新兵们的“文化课”。
原本,许多新兵和张立一样,对识文断字并不感冒,声称宁愿进行一个时辰的队列练习,也不愿意看一盏茶时间的书。
韩变只说了一句话,之前还一副宁死不屈样子的新兵们就都屈服了。
“不去的就马上给我卷铺盖滚蛋,反正后面还有一堆人等着加入。”
他们都是硬骨头,但是骨头再硬,也没人愿意再去过之前那种流离失所,有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
韩变提着毛笔,笔上蘸满了墨汁,凝神静气,在葛布上面一笔一划地写了两个大字。
“袍泽”。
原来的“韩变”字倒不是太差,应该是下过一番苦工,连带着韩变的字也能拿到这群丘八面前显摆一下。
韩变写的两个字倒是很好的镇住了这群新兵,包括张立在内,一时之间没有人说得出话。
许久,才有一个新兵开腔:“将军,这到底是啥字?”
一百多个新兵,能识字的不过十个。
就算是那十个士兵,也只是能认识一些最简单的汉字,咬着后槽牙才能违心地说他们不是文盲。
“袍泽”二字,在生活中很少出现,自然是无人认识。
“这两个字叫袍泽,它指的就是同一个军队的战友,比如说你我。”韩变指着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那里端坐着一个新兵,“比如说你,就是我的袍泽。”
韩变不准备对“袍泽”的意思多加解释,他只想让这些士卒们知道袍泽指的是什么就行了,至于袍泽所代表的东西,他没办法讲清楚,只能让新兵们以后慢慢体会。
“这次练习,只需要你们记住这两个字就行了。”韩变微笑着道,不等士兵们发出欢呼,他又接着道:“一个时辰之后我来检查,有谁写错的,今天的晚饭就不用吃了。”
顿时一阵悲叹,就连韩变的微笑,也仿佛成了恶鬼的笑容。
在此之前,韩变便让士兵们人手准备了一根树枝,又让他们坐得足够开。
有聪明点的新兵,很快就拿起树枝,对比着韩变写的两个字,在地上照着比划。
韩变看在眼里,暗暗将这些人的面容记在心中。
之前队列训练时,新兵们觉得时间过得很慢,而这一次,他们却觉得,一个时辰很快就过去了。
韩变果然按照他所说的,一个个检查。
加上张立,一共一百二十一名士兵,能用树枝将“袍泽”二字比划得有点模样的,被判勉强过关的,不过三十四人,其余的包括张立在内的将近九十人,要么根本就写不出来,要么勉强比划了几笔,却根本没个样子。
韩变冷着一张脸,目光从士兵们的脸上扫过,那近九十个没有通过的,都不由得低下了头。
“我有言在先,没有通过的,今天没有晚饭!”
韩变话音刚落,顿时是一片哀鸿,训练了半天,士兵们本来就很劳累,再吃不成饭,那滋味……
韩变仍是硬起心肠,又扔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不过,既然没有通过的有惩罚,那么通过的,自然就有奖励。所有通过训练的人,不仅可以吃晚饭,而且可以吃肉!吃香喷喷的炖肉!”
韩变话还没说完,他就已经可以听见士卒们吞咽口水的声音了。
在这个时代中,猪肉并不算贵,有钱有身份的人甚至不愿意去吃,但就算是如此,肉也不是人人都吃得上的。
所谓的“肉食者鄙”,中的肉食者,就是用来指代位居高位的人。
汉朝的生产水平比春秋战国时期要强许多,饶是如此,寻常百姓家也难得能吃上一顿猪肉。
寻常百姓如此,在今天之前还是流民身份的新兵们就更是不堪了,他们甚至不记得上一次吃肉是什么时候了。
就算是张立,以前在别的军中当什长,一年到头也难得闻一次肉味。
原本他们以为,当了韩变手下的兵,能每天有粥喝,有胡饼吃,能管饱就算不错了,如今居然听韩变说有肉吃,哪怕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肉吃,也足够让他们激动了。
那些没有通过韩变检查的,纷纷望向那少数的几十个幸运儿,目光中的羡慕嫉妒恨自是不必多言。
韩变见火候到了,又添了一把火:“不光是今天,以后每天的晚饭,都会有肉!但是,能不能吃到晚饭,能不能吃到肉,就要看你们的本事了。”
反正韩变手中握有五百人的粮饷,真要让这百来号人天天吃肉那也供得起。
“以后每天的训练,我会根据你们的表现,选出表现最好的一个什和表现最差的一个什。”
“最好的十人,能吃晚饭,有肉吃。”
“中间的,有晚饭吃,没肉吃。”
“最差的十人,没有晚饭。”
“连续三天成为最差的什,什长、伍长降级,表现最差的士兵给我滚蛋!”
末位淘汰制加上奖励制度,士卒们的眼睛中顿时快要冒出火来了。
原来不止是今天有肉吃,只要表现的好,以后天天都能有肉吃!
倒是有少数几人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他们从韩变的话中听出了什么。
表现最好的什有肉吃,最差的什没饭吃。
岂不是说,自己一个人表现得好没有用,还要同什的战友也表现得好才行?
在这之后,韩变就开始把这一百二十人分成十二个什,有意识的,他将那三十四个通过检查的幸运儿,分散打乱之后,分别派到了十二个什里面,暂时充当什长、伍长。
晚饭的时候,果然只有这三十四个人领到了饭菜。
偌大的一个饭盆,里面装着热乎的黍米饭,香喷喷的炖肉,还有其他虽然算不上美味,却足够丰盛的菜品。
不知道是不是安排饭菜的人的失误,饭盆里面的饭菜摞得高高的,看那分量,即便是这些军中的大肚汉,也要两个人才吃得完……
香喷喷的炖肉,丰盛的饭菜,让士卒们食指大动。
可是,能吃这些的,不过三十四人而已,每个什基本上只有什长和伍长能吃到。
一个黑脸伍长,也许是饿极了,端起饭盆,就狠狠地刨了两口饭菜。
突然,他听到了一阵“咕咕”的声音。
循着声音抬起头,黑脸伍长发现,发出声音的,是他手下一个圆脸少年……的肚子。
黑脸伍长原本有一个儿子,因为战乱已经死去多时,如今一见这圆脸少年,就想到了他那死去的儿子,见对方一副饿极的样子,不由得心一软。
“反正这饭菜我一人也吃不完,罢了,你也来一起吃吧。”
圆脸少年略一迟疑,还是抵挡不住炖肉的诱惑,凑了上来。
黑脸伍长正准备和圆脸少年一起吃,耳边又传来了几声吞咽口水的声音。
一抬头,他便发现,是他这一伍的另外几人。
以后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更何况给了圆脸少年,不给其他人,难免显得厚此薄彼。
“罢了罢了,谁叫我现在是你们的伍长。”黑脸伍长摇头一叹,不舍地望了一眼盆中的饭菜,那些东西两人吃或许还能剩一点,若是一个伍的人一起吃,可就是远远不够了,“一起来分了吃了吧。”
那两人也是饿极,冲黑脸伍长道了句谢之后也不客气,五个人围着饭盆,你一筷子,我一筷子地吃了起来。
吃不饱,不健康,可是,五个人却觉得心里暖暖的。
见到这个场景,韩变的嘴角微微翘起。
看来已经有人开始明白,什么叫“袍泽”了。
不用说,那多出来的饭食,故意让所有能吃到晚饭的人分散到所有伍里面,都是韩变的手笔。
他要让这些士兵,在日常的点滴中,明白袍泽的含义。
会写“袍泽”二字不算什么,能够真正将身边人当成自己的袍泽,那才是真正的了不起。
所谓“袍泽”,如果不能共穿一套衣服,共吃一碗饭,那还叫什么袍泽?
当然,这样的情况,只会在今晚发生,今天以后,就要么是一个什吃香喝辣,要么就是一个什喝西北风了。
类似的情景,发生在好几个什、伍里面,吃独食的什长、伍长不是没有,可韩变看见了,也没有加以指责。
因为没有必要,等他们所在的什,拿几次倒数第一之后,总能明白一些东西,他的奖惩制度可不是白白设立的。
……
这个时代的士兵大多油水不足,有夜盲症,吃过晚饭之后,便该休息了。
可是韩变却令人燃起了篝火,所有人都绕着篝火,围成一个圈。
在篝火的映照下,韩变的脸显得通红:“各位,在歇息之前,还有最后一件事!”
士卒们顿时被韩变勾起了兴趣,虽然仅仅训练了一天,他们已经发现,这位统帅的行事实在是出人意表。
虽然有些士卒为韩变的“不走寻常路”而有些怨气,嫌韩变太会来事了,但更多的人还是感觉很新奇,想知道这位统帅又要出什么幺蛾子。
“在这里,我希望我们大家,都能学会一首歌。”
歌?
士卒们更加疑惑了,要听歌唱曲的话,应该去寻歌伎娼伶才对,来找他们这些大老粗做什么?难道这位主帅的爱好很独特?
韩变很快就解开了他们的疑惑。
他要让大家学会唱的,不是别的歌,正是军歌。
用来鼓舞士气的军歌,当然是最适合军队的歌曲。
在韩变原来的时代,军歌自然数不胜数,“团结就是力量”之类的便是典型的军歌,韩变如今都还会哼两句。
可是,一来那个时代的军歌和如今的旋律相差甚远,贸然拿出来不得被人当妖怪才怪;二来,在这个时代里面,唱“战士打靶把营归”“我们是人民的武装”的话,有人能听懂吗?
所以,韩变选择的,是在这个时代就已经有的一首军歌。
没有配乐,没有伴唱,根据内心深处的记忆,韩变缓缓地开口了,声音慷慨而又激昂。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在韩变虽然说不上好听,却足够豪迈的声音中,一百多号士卒都感觉到自己的热血仿佛在上涌,胸口剧烈跳动,好像自己身上有什么东西在燃烧一般。
这首收录于《诗经》中的“秦风无衣”,本身就是一首慷慨、激昂的战歌,是昔日秦国抗击西戎时期产生的。
赳赳老秦是那一时期有名的硬骨头,这一曲“无衣”,则是当世最佳的战歌,没有之一!
原来的“韩变”,虽然不务正业,尤其不喜读书,却对曲乐情有独钟,这首“无衣”他自然也听过、唱过,虽然因为不对胃口而很快丢到一边,这一段记忆却忠实地镌刻下来,并被韩变所接收。
而韩变所看重的,倒并不是这首战歌当中的慷慨豪迈,而是里面的袍泽之情。
其实,袍泽一词,便是源于这首战歌。
没有衣服,我们就穿同一件衣服,一起去作战,一起行动,同仇敌忾。
韩变觉得,当世的军队,大都在这一方面差一些意思。
可是,军队偏偏又是最讲究配合的。
两个离心离德的士兵,只要本身实力相差不悬殊,绝对打不过两个可以把后背交给对方的袍泽。
所以,他才首先就教士卒们“袍泽”二字,才教士卒们唱“无衣”。
对于晚饭当中,一些伍长、什长的表现,他还是很满意的。
这些都将是他的战友,他的袍泽,将随他一起战斗。
一想到慷慨激昂处,韩变忍不住又唱了出来。
“岂曰无衣……”
一遍又一遍。
韩变的歌声感染了许多人。
“岂曰无衣……”
士卒们也许还不懂“无衣”的含义,却不妨碍他们跟着一起唱。
歌声激昂,飘荡在夜空之中,久久不曾散去。PS:没能冲上首页,但还是感谢诸位的支持,接下来,还请把票投给任务系统,我们还没有失败,只要能咬住,还是有机会的。
Kommentar absatzweise anzeigen
Die Absatzkommentarfunktion ist jetzt im Web! Bewegen Sie den Mauszeiger über einen beliebigen Absatz und klicken Sie auf das Symbol, um Ihren Kommentar hinzuzufügen.
Außerdem können Sie es jederzeit in den Einstellungen aus- und einschalten.
ICH HAB ES